返回

第 13 章 安尽的经济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 13 章 安尽的经济学 (第2/3页)

,还是太深奥了。】

    【对于经济学专业来说也不简单呐,我看着主播手里的虽然是精装,但其实是简化版的了,我们学可是上下两册。】

    【也正常,安玉姝做了二十多年民曹尚书,在昭景大帝改制后又做了十年的财政部部长,这可都是从国家层面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还有她的学生们一直在做增改,我们单纯学理论觉得晦涩也正常。】

    “财政部部长?”武兴帝皱着眉头,貌似有些不悦,“你改了官制?”

    安尽看向武兴帝,不明白他为什么不高兴,正在她思索该怎么回答才符合自己现在的人设时,她突然想到武兴帝刚登基的时候曾摩拳擦掌地想要改革取官制度。

    只是并不顺利,三公九卿再加上有实权的尚书台几乎没有支持他的,甚至他本人差点都被架空。

    或许武兴帝后来疯狂揽权,试图在自己任上就达到君主专制的巅峰也有这个关系。

    至于现在已经威信极盛的武兴帝为什么没有再改制,或许是因为人老了没了心气,安尽很不负责任的猜测。

    “穷则变,变则通。”安尽想告诉武兴帝的是她日后或许遇到了麻烦,只能改制。

    武兴帝沉默了一会儿,“谨慎为之。”

    安尽也有些沉默,任何大型改革都必将以某个阶级的一代人甚至多代人为代价,但若要求通求富求强,则不得不为。

    “是。”安尽应了。

    只是按天幕出现之前的正常流程来说,她日后若真要改制应该比现在简单,安尽扫视了一圈百官,这些人在七王之乱中活下来的可不多,再加上男主把各大世家屠了大半,能受到的阻力不会多。

    而现在,若是能得到武兴帝助力也并非难以办到。

    【这本书第一次提出了经济学这个名词,安玉姝在书中写这个名字取自经世济民,并从一个单纯的政治概念赋予了我们今天所说的含义,更是在后续的改革发展中,逐渐分为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大概念。】

    【作为一个历史直播间,书里面的内容我就不献丑了,我们来说一说成书过程中的故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