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墙倒万人推,破鼓万人捶 (第2/3页)
如此一想,心胸也就豁达不少。
都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周老板就赌着这口气,硬是比原来多变卖了三处铺子之后,凑足了一千两。
而李容海,却是选择了破罐子破摔。
于是,此次纠纷最终尘埃落定。李容海当真应了悦瑶那句:倾家荡产。孙明策手中那些无人问津的房契地契,也都全数归于悦瑶名下。
孙明策手里经营的教坊,原属官家。自然算不得是个人产业。因此,孙明策如今在边临县,已无产业。当晚就打包离开了边临县城。在众人看来,这和倾家荡产也无不同了!
只有周恣言,在变卖大半家产后,把银票甩到了悦瑶面前。还别说,周恣言因此还被看客们传成了铮铮铁骨。
轰动一时的官司,就此落幕。
此事过后,从县城到山沟子囤的路,也开始动工。就在悦家小院扩建完善后的四个月,通往山沟子囤的路也正式建成。
赶着深秋入冬的时节,悦瑶把果园扩建到了山沟子囤。
悦瑶首次去到山沟子囤时,被那一处处树枝、树桩搭建的窝棚所震撼。屯子里三十六口人,十五个半大娃娃,二十一个垂暮老人。
了解过后,悦瑶才知道,在这里生活的人,都是战乱时,从边境上逃过来的。大多数本是一家人出逃,到了这里,却只剩下老人和孩子。
初来时,吃山里的野果、树皮、草根。后来,娃娃们大些了,就学会了去县城乞讨。可是边临县本就不富裕,一年到头,也讨不到多少铜板子与吃食。
还是李泰到了边临县后,给他们指了些地,帮着开垦出来,他们这些人,才免强有口吃食,活了下来。
如今听说这里被悦家买下了,有喜悦的,也有恐慌的。尤其是那些偶尔听了那一嘴闲话的老人,背地里都说传闻悦氏是妖变的。
正如此时,一些看了悦瑶一眼,跟见了鬼似的,躲进了窝棚里。
只有一个约摸十岁样子的男娃,上前小声问了句:“听说,您要在这种果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