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91章 品行比家境更重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91章 品行比家境更重要 (第3/3页)

我来是想问问你们,苞谷你们今年如何打算的?还是跟去年一样有多少收多少?”

    赵玉珍往林寄明的方向望了眼。

    家里三四十亩旱地,除了要种苞谷,还得种黄豆和花生,可能到年尾能收个两万斤左右的苞谷。

    而根据镇上玉米馒头的消耗,再加上家里的鸡鸭猪,这点苞谷根本不够。

    不过有了去年的经验,今年村民肯定会卖掉部分,其余的留着磨面自家吃。

    这样一来,到时候将村里的苞谷收回来,至少自家用是足够了。

    “我们今年可以收个两三万斤。”

    三万斤就是三十两银子,对于家里不算多。

    沈纪之一想。

    林家大房去年也差不多在村里收了这么多。

    两三万斤,那就是跟去年差不多了,到时候再每家多种点磨面吃,或者看粮铺收不收,只要今年气候正常,应该都能过个富足年。

    他点头。

    “行,得了你们的准信,我心里就有数了。”

    又跟林寄明夫妇聊了几句,将杯子里的茶水喝完就回家去了。

    ……

    镇上的成衣铺子在四月底竣工,四个半月的工期,总算修完了,这间铺子比食铺规模要大,知夏领着大家伙将后院该置办的东西置办之后,便直接将作坊挪到了这里。

    位置更加宽敞,大家伙干起活来也更顺手了。

    布置好作坊,知夏便又领着何玉梅和来妮布置上下两层铺子,并将招牌也挂了上去。

    成衣铺子被她取名“云锦阁”,这几个字,是她让四海托书院的岑夫子所书,再请匠人雕刻。

    三个大字字体挺拔,行云流水,桃色为底,金边金字,色泽艳丽,在整条街的牌匾中,都极为打眼。

    何玉梅自从跟着知夏来了成衣铺子,天天忙的脚不沾地,杏花村也有段时间没去了。

    何腊梅一直想趁着妹妹离开林家后,找机会跟她说五福的事,奈何寻不到机会,好不容易等第一批蚕丝全部织成了丝绸,终于逮着了去镇上给云锦阁送丝绸的机会。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