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母女俩都有生意经 (第2/3页)
了,个别种的早的,树干上已经发出了芽点。
至于扦插的树枝,时间还短,现如今一直在洒水保持湿度,等到月底才能知道有没有生根。
“钱倒不必,你们往后多念着点腊梅的好就行,从前她爹娘在的时候,我们两家人关系还不错,也算是她半个娘家人。”
何老二用桑叶给知夏弄了些蚕卵。
“先将这些带回去养着吧,要是遇到什么问题,往后可以来这里问我。”
知夏双手接过。
“多谢伯父。”转而又问他,“伯父这边每年养蚕,利润大吗?”
“一家人糊口还是够的。”何老二说,“经历了秋水村那件事,我们一直谨小慎微,也不敢弄太多,家里养的这些蚕,一年织个五六匹布,送去布庄回收也能赚个十一二两。”
一匹丝绸宽二尺二(约0.7米),长四十尺(约11米),五六匹才卖十一二两,那岂不是一匹才二两?
布庄往外头卖可不是这个价,根据品质好坏,差一些的都得五六两一匹了。
这其中的利润空间,可真够大的。
“正好我这边也需要丝绸,往后伯父家里要是有货了,可否按照布庄的价回收给我?”
何老二不解。
“我以为你养蚕,是想跟我们一样靠织布赚点钱。”
“并不全是这样。”知夏说,“我跟腊梅姐姐合伙开的布艺铺子需要用到丝绸,我想着外面布庄拿货太贵,为了降低成本,就想试试自己养蚕缫丝,正好腊梅姐手里有织布的技术。”
听到这里,何老二点头。
“行,回头将丝绸织出来了,我叫我儿子给你送下山去。”
知夏一笑,从钱袋子里掏出二两银。
“蚕卵伯父不肯收钱,还教了我这么多养蚕的技巧,这二两银就当是我放在您这儿的定金,等布料到手,咱们多退少补就行。”
何老二见状,也没推辞,大大方方收下了。
既然这边的事情已经解决,知夏也没多逗留,山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