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72章 第二次松锦之战(十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072章 第二次松锦之战(十二) (第2/3页)

险可守,明军和联军可以直接杀到盛京城下,有鉴于此,这两年来,多尔衮苦心经营,在凤凰城和连山关下了血本,修建城堡,挖掘壕沟,自信可以挡住明军十倍兵马,但从军报看,局面远没有他预料的乐观。

    所幸的是,现在已经是十月中旬,海面再有一个月就会冰封,复州只要再坚守一个月,就可以缓过这口气,而随着天气的转寒,明军对凤凰城的攻击,也肯定不能再像现在这般的密集和猛烈。

    只是……还能守一个月吗?

    “郑亲王,无论如何,也必须坚守凤凰城连山关一线,此为我大清的根本,一丝一毫都不容退怯。”

    “再令屯齐,如果失了复州,他就不必回盛京了……”

    连续发出两道密令,又挥退众人,只留洪承畴在帐中后,多尔衮一屁股坐在椅子里,脸色沉沉。

    洪承畴同情又略带叹息的看着多尔衮。

    ---作为一个过来人,对于多尔衮现在的处境,洪承畴最能感同身受。

    但他却没有妙招可以教授。

    眼下的局面,就是看谁更能沉住气,谁的底气更扎实。

    相比之下,孙传庭好像更有沉住气的本钱,也更有沉住气的时间……

    ……

    “主子,急报!”

    气氛正压抑中,一个白甲兵急匆匆的走进大帐。

    多尔衮迅速接过,展开看完,当知道车臣汗已经兵发大宁,距离大宁已经不足一百里之后,他终于是微微松了一口气,脸上难得的露出了一点笑容,目光看向洪承畴:“先生也看一看吧。”

    洪承畴双手接过,恭敬的细读。

    -----复州和凤凰城危急,义州战况激烈,孙传庭却始终按兵不动,大军粮草眼见一日日的减少下去,明国能耗,大清却耗不起,在期望义州而不得的情况下,如果车臣汗能够在大宁地区有所作为,形势或可改变。

    大宁距离明长城喜峰口,不到两百里,但是大宁被攻击,长城震动,这种情况下,看你孙传庭如何再稳坐钓鱼台?

    这应该是多尔衮的想法。

    不然他嘴角也不会有那一抹笑。

    但洪承畴却没有那么乐观,他抬头看向多尔衮:“辅政王,大宁距离长城喜峰口,不到两百里,距离明军京师,也不过五百里,在孙传庭按兵不动,难以顾及的情况下,隆武帝会不会亲自领兵,救援大宁呢?”

    ……

    大宁。

    黑云蔽日。

    车臣汗的黑色王旗在天空飘扬,人喊马嘶,往来不断,黑压压的喀尔喀的骑兵已经将大宁城团团包围,并纵火焚烧城池周边的屋舍,一时浓烟滚滚,目不能视,白昼仿佛变成了黑夜,天堂变成了地狱。

    大宁巡抚杨蕙方和副总兵刘文秀严守城池,闭门不出,任由喀尔喀骑兵在城下耀武扬威。

    中午,车臣汗亲到大宁城下,远远眺望汉人在塞外草原修建的这一座雄城。

    虽不大,但大宁修的极其坚固,角楼马面,壕沟深邃,称之为雄城并不过分。

    蒙古人重骑轻步,又没有攻城器械,面对大宁,他们肯定是攻不下的。

    车臣汗也没有打算攻城。

    来到大宁城下,一是扬威,第二就是寻机歼灭一直尾随在身后的李定国和张家口骑兵。

    因此,包围大宁之后的第一个命令,就是探寻李定国的所在,他急切的想要歼灭李定国。

    ---自从击毙爱新觉罗尼堪,又千里急袭击溃喀喇沁左翼之后,李定国已经成了蒙古人心头的噩梦,如果他车臣汗如果能击败、甚至是击杀李定国的话,那他的威名必然就会响彻整个蒙古草原,从漠南到漠北的蒙古人,都会对他顶礼膜拜,到时,即便没有在解围锦州的战中都获取到最大的功劳,他的功绩也没有人敢小觑。

    蒙古玉玺,舍他其谁哉?

    “汗王,此地距离喜峰口,不到两百里,要小心明军关内的援兵啊。”

    此时,一直怂恿车臣汗大胆前进的刚林,转而提醒车臣汗要小心戒备。

    车臣汗也是多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