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零八章 长城之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零八章 长城之忧 (第2/3页)

    “殿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虽然短时期之内,建虏尚没有余力攻击宁远,可一旦锦州失守,建虏稳固住锦州防线之后,从杏山塔山,一直都到宁远,都将成为建虏的攻击目标,因此,朝廷必须早做打算,不然等到建虏兵临宁远城下,再想撤退可就来不及了。”吴甡脸色凝重。

    在吴甡看来,杏山塔山都是小地方,失了就失了,但宁远战略位置重要,是辽东巡抚衙门所在地,城中居民数万,是大明不得不救的地方,一旦被围,朝廷必然两难。

    朱慈烺笑一下,还是不发表自己的看法。

    “不瞒殿下,臣已经想好了,只等锦州失守的消息传来,臣就上书皇上,从宁远撤兵,严守山海关!”吴甡一咬牙,将藏在心底的秘密说出来。

    “先生的意思我明白,不过我不建议侍郎将此事在朝堂上公开提出。”朱慈烺道。

    “为什么?”

    “第一,我父皇和朝臣都不会同意,甚至有可能弄巧成拙,坚定了那些朝臣死守宁远的决心;第二,军机大事本就不适合放在朝堂上公开讨论;第三,比起宁远,另一个地方的军情更急迫。”

    “殿下说的是哪里?”

    “长城!”

    山海关从未遭受过建虏的直接攻击,建虏几次入寇,都是绕道蒙古,从长城破关而入,包括即将在今年十月份发生的这一次。因此比起山海关,长城各个关隘的防务,更为急迫。

    “殿下是说,建虏又要入塞?”吴甡脸色一下就变了。

    “是,如果我所料不差,今冬十月末,建虏肯定会再次绕道蒙古,从长城入塞。”

    “现在刚二月末,锦州之战尚未结束,殿下何以笃定建虏今冬一定入塞?”吴牲问。

    “先生刚刚说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建虏屡次从长城进犯,朝廷却束手无策,如今松山新败,我大明九边精锐付之一炬,京畿空虚,建虏岂能不趁虚而入?”

    吴牲叹口气:“原来殿下也是这么认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