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二章 轩然大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二章 轩然大波 (第2/3页)

知县。

    堂堂宰辅重臣兼督师的李建泰,出京第一仗,竟然攻打自家县城,也算是华夏历史的第一遭了。

    因此,朱慈烺对李建泰满是鄙视。

    “皇上,谁没有三亲六故,谁没有亲朋好友?一人有过,却牵连全家,非圣人所为。此三策一旦实施,读书人寝食难安,以后恐将难为朝廷所用,还请陛下三思。”李建泰忧心忡忡,一边说一边叹。

    他是国子监的祭酒,国子监是大明最高学府,祭酒就是校长的意思,乍看起来,他好像是在为手下的学生着想,但朱慈烺却知道,他完全就是为了私利。李建泰在朝为官,家中田产千亩,每年多多少少都会有逮赋,因为他颇著声望,所以山西本地官员根本不敢对他家催征。

    有人带头,白发苍苍、颤颤巍巍的礼部尚书林欲楫又站出来了。

    林欲楫马上就要致仕了,因此颇有一点无所顾忌,什么都敢说的感觉。

    林欲楫道:“逮赋者着实可恶,但逮赋三策却有矫枉过正的嫌疑,老臣以为,应从长计议,绝不可操之过急!太子殿下此议一旦实施,必然斯文扫地,万万不可实施!”

    朝堂上一阵骚动,看他们的表情就知道,他们大部分人都不赞同朱慈烺的建议。

    就算他们本人不逮赋,但难保亲戚朋友没有逮赋者,一旦实施,必然是一地鸡毛。

    “臣附议。”

    “臣附议。”

    又有绯袍官员站出来附议。

    一时,朱慈烺的追逮三策变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朱慈烺神色不变,他目光只是看着内阁四臣。

    准确的说,是看着周延儒。

    在这个朝堂上,周延儒才是能起到关键作用的那个人。

    周延儒面无表情,眼神平静如波,很难看出这老狐狸心里想着什么。

    朱慈烺又看蒋德璟和吴牲。

    他两人对朝堂内的东林党有旗帜作用,如果他两人能跳出来赞同,朝堂上的阻力立刻就会减少一半。

    蒋德璟和吴牲都眉头紧皱,不说话。看样子,他们对朱慈烺的追逮三策并不赞成。

    崇祯不说话,越来越多的朝臣站出来,对朱慈烺的追逮三策提出反对。

    虽然朱慈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