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 毒杀群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二章 毒杀群丐 (第2/3页)

    “我身上?”大王迷糊了一下,随即明白了,他身上只有一件宝:“我的刀?”

    “聪明。”

    小狗点头,蹲下身,按住大王,从大王怀里摸出了一把带鞘的短刀。

    是一把倭刀。

    轻轻抽出来,刀锋凛冽。

    “如此防身利器,留在你身边实在是浪费,但我如果跟你要,你肯定不会给我,抢呢,我又打不过你,所以只好出此下策。”

    小狗刀锋回鞘,叹息着解释一句。

    但大王却已听不见了。

    七窍流血,双眼圆睁而死。

    在一阵惨叫之后,庙前的群丐也都没了声息。

    小狗站起身来,看了一眼土地庙,提着刀,迈步离开。

    “狗儿……”

    想不到老狗还没有死,他双眼流血,拼命伸出右手,遥遥的想要抓住小狗的身影。

    小狗稍微停了一下脚步,但终究还是没有回头。

    ……

    京师。

    朱慈烺在锦衣卫的簇拥下,出了北门,向城外校场而去。出城之后,朱慈烺令锦衣卫远远散开,只留他和陈新甲在中心小声说话。

    “部堂,你对我大明的军制怎么看?”

    朱慈烺问。

    “这……”

    陈新甲没想到朱慈烺会问这个,一时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大明的军制以卫所军户制为主,募兵制为辅。

    所谓卫所制,既士兵平时耕种,战时打仗,亦兵亦农,类似于唐代的屯田制。

    而其中的精锐则选拔为京军,也就是京师三大营,成为京军之后,待遇是原先的两倍,这样一来,天下的精兵大部分都握在皇帝的手中。

    但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后,京军覆没,为保卫京师,朝廷不得不大规模的推行募兵制,而募兵制的优点很快就显现了出来,大凡战斗力较强的军队都由招募而来。

    到了万历朝,戚继光之“戚家军”,俞大猷之“俞家军”,更是大明朝募兵制的巅峰。

    但募兵制耗费巨大,平均一个士兵消耗的粮饷,超过卫所制的二十个兵。

    以朝廷的财政收入,根本无法大规模推广。

    所以大明朝依然是卫所兵为主,有一段时间,募兵制甚至销声匿迹。

    卫所制原本是一项很不错的制度,用少量的钱粮就可以支撑起大量的军队,但坏就坏在,这其中有“世袭”两字,所谓世袭就是父传子,子传孙,你老爸是军人,你就是军人,跑也跑不了。

    大明初立之时,因为武职地位高,当军人有荣耀,屯田也有保证,所以能够纳入军户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但时过境迁,随着武职被文职完全压制,尤其是当国库空虚,粮饷无法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