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醉翁之意 (第2/3页)
沙,二人并没有放在心上,正如他们所说的,一个民不过万的小县城,能有多少收获?
这条通道贯通,以后宜春必然成为两郡沟通纽带,到时候宜春就会慢慢繁荣兴盛起来,并且在数年之后成为真正的大县,到时候产生的赋税钱粮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借给孙绍八年,其实这八年时间都是宜春的发展时期,等到宜春发展起来,他们只需要坐收渔利就行了!
孙贲父子确实有理由高兴,但孙绍又岂会算不明白这笔账,他之所以主动提出这个方案,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自始至终他的目的都不是宜春那点赋税。
孙绍看重的是宜春的地,确切的说是地下的矿产——铁矿!
孙绍前世的女朋友是就是江西新余人,而现在的宜春就是囊括了了萍乡、新余等地。
孙绍曾经到过新余,知道这里有长沙现在最缺的物资铁矿,并且这里的铁矿埋藏并不深,在当下条件下开采也并不困难。
这才是孙绍费劲心思也要讲宜春的控制权弄到手的原因,他的富民强兵计划无论是兵器铠甲还是生产工具的更新都需要钢铁业的大力发展,而钢铁业发展最需要的就是铁矿和煤炭。
长沙本地就有不少优质的煤矿,再得到宜春的铁矿,加上孙绍对技艺创新的大力奖赏,长沙钢铁业的崛起就具备了所有的条件,只要在技术上有所突破,长沙的士兵就将拥有更加锋利的武器,更加坚固的铠甲!
至于钢铁业崛起带来其他产业的发展,这也是可以必然的,至于在现在的社会条件下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孙绍也无法完全预见。
当然这些并不是短时间可以见效的,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孙绍提前将一切都筹划好,等着它开花结果,至少最近这几年天下格局并不会有大的变化,长沙还能好好的发展几年。
孙贲父子机关算尽也算不到宜春竟然会有铁矿,否则无论花费多少钱粮他们也会自己去开发宜春,至于到时候他们发现铁矿的事情想要反悔,孙绍也怡然不惧。
到时候长沙与宜春的道路已经畅通,驻扎在漉水下游的徐盛军顺流而上就能直达宜春,就算孙贲失了智要翻脸,孙绍手下的精兵强将也不是庐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