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铜镜之谜 (第2/3页)
。
虽然得知了镜面的内容,但无从知晓它蕴藏的什么线索,张青林说去茶楼的二楼书房看看,那里有不少关于古代的书籍,都是江叔收藏的,没准能在其中查到什么有关的信息。
就这样,两人收拾了一下,来到茶楼,正赶上周姐离开,江昕月正要锁门。
“哥,这么晚了你们两个干嘛去?”江昕月看到张青林和吴承安朝自己这边走来,问道。
“月月,江叔那我已经送过饭了,我来茶楼待会,你要不先回去休息吧。”张青林目视着江昕月说道。
然后又对吴承说,“小安,我们先进去。”
江昕月也想留下来陪他们,就跟在他们身后,进了茶楼,张青林和吴承安进去之后就直接上了二楼的书房,张青林把那些古书籍都找了出来。
一整晚都在翻看书籍,最后在一本《唐经》中找到了这几句话。
这几句话是唐代禅宗六祖禅师惠能所作,可这又和《蚀邪死录》有什么关系,难不成唐代就有人找到了《蚀邪死录》,然后怕世人获取,就将其分别藏了起来,又把这藏匿的地方用诗句来做暗示。
“小林,快过来看,你看这个,是不是就是说的这两句话的意思。”吴承安把手里的书拿给张青林看。
这是一本关于志怪的唐代书,书名叫《酉阳杂俎》,所记有仙佛鬼怪、人事以至动物、植物、酒食、寺庙等等,上面有一篇写的异事大致内容是在某一地界处产生的空像现象。
空像就是说实象非实,空象非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即,眼所见之实形只是宇宙中瞬间的影像,一切的本像皆如梦幻泡影。
《酉阳杂俎》这本书真的是一本奇书,其中一章尸穸竟是盗墓相关的秘闻,说墓中机关重重如何之惊险等。
“这个也没具体写什么,不过我倒想起一件事。”张青林拿着那本《酉阳杂俎》,瞭起目光对吴承安说道。
吴承安坐起身看向张青林,没有说话。
张青林在脑海里搜索着那件发生在蕲州的事,是关于一件玉器,话说江叔当年非常喜好收藏古董文玩,只要是江叔看上眼的,那东西肯定是价值连城,那时候江叔出去进货都会淘件宝贝回来。
那年,张青林跟着江叔去蕲州补货,那家店老板知道江叔会掌眼,能看出个子丑寅某来,就拿出了一件用黄布包着的东西。
当店老板打开黄布送到江叔手上,张青林就看到那是一件呈青白色,体扁,两面形式相同,即中央略弧凸,中部厚两侧薄的玉器。
江叔说那是玉司南佩。
此类玉佩饰,在汉墓中,特别是东汉墓中常有所见,惟有的较扁薄,且供系佩的穿孔也略有所别,其名今人以其形式与中文“工”字同而俗称工字形佩。
而司南又本是古代人发明的利用磁场指南性制成的指南仪器,用于正方向,定南北。
以司南ト筮之风尤以新莽时期最盛,玉有辟邪压胜之效,人们遂仿司南之形,将实用器转变为佩饰器,琢成顶部有司南形状的小玉佩,随身佩戴,用于辟邪压胜,为司南佩。
从司南佩其主体呈现的独特的凹缺形外轮廓和佩带者的角色上,判断出这可能是后人为达到从良渚玉琮上取得某种宗教意义,而刻意扁化、小化玉琮所得到的衍变形体。
玉司南佩一般玉质精美,玲珑小巧,上面琢磨成小勺形,下面呈“工”字状,常琢穿系小孔。
盛于汉代,明清时期多见仿品。
江叔看了一番对店老板说这件宝贝是真玩意,价格应该是能买到好价钱。
店老板想让江叔收了,但江叔坚决不要,还问店老板这玉司南佩怎么来的。
店老板悄悄告诉江叔,说是自己跟着几个盗墓贼一起从古墓里盗出来的。
他们在古墓里遇到了很多奇怪的现象,在墓里看到了前所未见的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