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遗迹篇 第二章 古迹密影 (第2/3页)
之,我感觉面前这个老张有些可疑,可疑的令我害怕,因为他的一举一动像极了老张。
看着眼前的壁画开始渐渐消失,随之而来的出现了一扇雕花石门,雕花石门上雕刻的是一条雕花云中龙,龙头正好是在成人头部位置往上一点。
老张的身体较高,伸起手来就能够到龙眼。
随着他按下雕花龙眼,雕花石门开始缓慢的移动着,渐渐的,雕花石门开始一点点敞开,一个宽大约四米,高大约六米的狭长暗道便以立体的视角出现在了我二人的面前。
我们通过了宽阔的通道,来到了一个更为宽敞的地方。
似乎已经来到了主墓室,只是令我们奇怪的是这主墓室中什么也没有,除了棺椁紧紧密封之外,一切正常,但这里静的骇人,让人很不舒服。
此时最怕的不是什么鬼怪,而是墓主人突然醒来,但是过了好一会,棺椁并没有什么异常。
我心想,难道他娘的来错了地方了?
由于室内较为昏暗,无奈之下也只好和老张用火折子点燃了定点火源,墓室内一下琢实清晰了不少。
我们看到眼前的场面,令我俩一下惊呆了,我们所在的位置正好在墓室的正中央,我们身后竟然还坐着一个人,不,准确的说是一具尸体。
那具尸体身披黑色铠甲,盘腿坐在古桌前,认真的端详着一卷竹简古籍,竹简上的字迹行云流水一般,那具古尸看起来像一位将军,无意间流露出了一些威严。
而他的身旁则是十二位身披铠甲的将士,从大局纵观,那十二人形成了某种阵法守护着阵中端坐的黑甲将军,而我们所在的地方恰好就是阵眼。
单单这种阵法来看,一般人很难看出这是什么阵法,只有在倒斗世家出生的人才会有机会偷学到一两招这方面的技巧,这好像是北派的风水阵法,我们南派很少有知道这类阵法的人,或许小舅子知道。
回过神来再看老张,显然他也看出了端懿,示意我走近点看,于是,我们来到了那个端坐阵眼的黑甲将军的书桌前。
我们不约而同的望向那卷古籍,看来逝者生前酷爱史学,知识渊博。
而就在我们猜测墓主人身份时,一个不起眼的发现引起我和老张的高度重视,因为那将军按在古桌上的左手下有一把佩剑。
在剑炳上刻有“司马氏仲达”的字样,经过他的提醒我立马脑补了一下关于司马家族的历史。结果很快便有了结果,对东汉末年的历史我还是比较过硬的。
我转过头深思熟虑的对老张说道:“嗯,东汉末年之中的司马氏,恐怕只有司马懿为首的司马家族了,至于姓司马而又叫仲达好像就只有司马懿一人了吧?”
因为司马懿的字就叫仲达,看他身旁的将士,这下就基本可以确定了,这正是东汉末年时期的服侍。
再看将士身后的旗帜明目的写着一个大字,正是“魏”字。
我问老张这是什么情况,他连连摇头并没有说什么,我不由的暗自咋舌,一边感叹这黑甲将军墓穴的气派,一边有若有所思。
总之,老张怪怪的,他竟然差点激动的跳起来。
之后,他高兴的对我说他知道了,他严肃的讲起了一个叫什么“鸠占鹊巢”的典故。
听完之后,我表示深深的疑惑,我问道:“鸠占鹊巢?什么鸠占鹊巢?难道你的意思是说这是曹墓?那么司马懿怎么会端坐在阵眼里?”
老张摇摇头说道:“的确,如果此墓的主人是曹操,那曹操的棺椁呢?难道这还真的是司马懿鸠占鹊巢,他不是设了七十二疑冢么?”
“是啊!这也不是没有可能。”我说道。
老张说:“嗯,不过据野史记录,曹操怕后人报复,选了一个偏僻的地方作为陵墓,在生命即将终结的时候就把随身的十二位顶级摸金校尉做成守护阵法的护法司,而曹操当时就坐在阵眼。
在密藏之后他的二儿子曹丕命人出洛阳设奔秦岭外一千里设七十二冢,不过巧的是不久之后曹操的墓就被世代研究风水的司马家族找到。
至于曹操的尸体应该被司马懿毁了,他又在曹墓基础上又建了一个宏大的地宫,有的地方被司马懿修改了,只保留了原来的一部分,看起来的确很像是曹墓。但曹家龙脉早就被毁了,所以看到司马懿坐在阵眼就不足为奇了。
哎,没想到一代枭雄最后竟然是这样的下场,可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