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49章 天空之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49章 天空之城 (第3/3页)

要进汴京的皇宫吧?

    但逻些城还有一个地方,比布拉达宫更有宗教地位,更值得前往一拜,那里才是藏地文化的集大成之所、信徒们心中的信仰之巅。

    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

    跟随着波齐老人拨动着转经筒,看着经幡迎风飘扬,阎改之竟然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一丝若有若无的禅意。

    此刻的他,与从各地赶来朝拜的信徒们一般无二,一步一磕头,身、语、意三业清净。双手、双膝、额头贴地,放下贪嗔痴,只有对自然和这个世界的敬畏。

    有人说这是统治阶层设立的精神枷锁,是管理平民的宗教手段。

    可当阎改之真正历经千辛万苦、跨越千山万水、风餐露宿、跋涉万里之遥来到这里后,心中反而升起了一丝明悟。

    佛不在逻些城,也不在世间的任何地方。

    佛一直在心中。

    念即是佛,念即是道,想去一个地方,想见一个人,想做一件事情,就生出了念想。

    为了这个念想而做出的努力和行动,就是朝圣。

    听着大昭寺中悠悠的诵经吟唱,嘈杂入耳、却生空灵,阎改之找到了自己存在于人世间的意义。

    为了功名利禄别了草堂乡间,只身前往汴梁城追寻梦想;为了天下一统的众生所愿,踏临江南高坐垂堂,九州归一再无战火;为了心中走遍天下的愿望,舍弃荣华富贵甘愿犯险来到逻些。

    原来我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朝圣之路上。

    每个人从生下来的那一刻起,生命的转针就滴滴答答的进入了倒计时。在岁月的尽头、在人生的暮年,我可以自豪的对自己、对后代、对世人、对我来过的这片土地说:

    我这一生,平凡普通,却也波澜壮阔。

    我不后悔自己做过的每一个决定,我为自己的每一个想法付出过行动,成与败、得与失,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我尝试过,我勇敢过,我没有白来这人世间一趟。

    信仰不在逻些城,信仰在来时的路上。

    参拜完大昭寺后,阎改之站在逻些城的街头,望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远处苍茫巍峨的群山,怎么感觉有一股莫名其妙的舒爽呢!

    一念起,天涯不过咫尺!我化风行万里,现在就真真切切的站在梦中想要到达的地方,擦肩而过的每一位行人都是那么顺眼,地上的每一块砖石都是那样的可爱,空气中的奶香味和酥油味是那么的好闻……

    可惜,他还没闻多久,统治逻些城的巴措,就派人来请阎改之了。

    这哥们是吐蕃赞普的后裔,从血统上来讲,他最有资格继承青藏高原的世俗统治权和民众管理权。但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永远都是强者为尊、用拳头和刀来说话的。

    在这个星球上的任何地方都一样。

    其他部落的首领显然不这么认为,你的祖上以前统一过吐蕃诸部,关今天的我什么事儿?人家大郑的《汴京时报》上刊登的《西游记》都说了:“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虽然不知道最后为什么被删减了,但道理是改变不了的,不要跟我提血统,打得过老子再说。

    巴措很生气,但确实又没有能力干趴其他部落,只能一个人待在布达拉宫里生闷气。

    结果手底下的小弟告诉他,咱家楼下的大昭寺来了个大郑人,正在参拜大昭寺,好像叫什么阎……阎改之。

    巴措翻开细作统计过来的《大郑人物志》,终于在礼部名单中,找到了这位挂名吃空饷的礼部侍郎的名字。

    巴措笑了,他很佩服对方的执行力和对信仰的坚定追寻,但你既然来我家了,我怎么也得尽一尽地主之谊才对。

    信仰是一回事,政治……

    那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大郑如今已经从大理国到川蜀、到河西走廊、到西域,北、东、南三面包围了吐蕃诸部。完全具备军事干预高原地区的能力。

    如果自己能跟这位礼部侍郎建立良好的私交友谊,搭上大郑的线,借助他们的政治和军事力量完成自己统一高原的梦想……

    复祖上之业,定万世之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