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第332章 一边开,一边谢 (第1/3页)
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根本没有功夫去伤春悲秋或者感慨唏嘘,因为光是活着就已经用尽全身力气了,每天都是持续战斗状态,像个被生活的鞭子抽打的陀螺,一刻也不敢停下脚步。
停下,就会倒下。
现在衣食无忧,天下太平了,凌晨反而没有以前的锐利和锋芒了,对权力、财富、地位和人际交往失去了全部兴趣。
那句歌词怎么唱来着?
数风云叱咤,不过道道伤疤。
越是经历过人情冷暖和见识过世态炎凉,就越是失去少年心气儿。而这玩意儿,是不可再生之物。
现在转头回望来时的路,最好的时候,还是在修建里阳桥、做临颖县尉的那会儿,自由人的身份、当地刀枪炮、吃喝不愁有个互相依赖和信任的好媳妇,每天开开心心不知愁滋味,任它流光易逝,我自笑对春风。
也许是冯延去世带来的伤感,在凌晨自己都未察觉的情况下影响了他的心性。
杜甫年轻的时候,写出“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晚年却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苏轼心气儿还在的时候,写出的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到后来却是“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李贺十八岁写下“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二十七岁却成了“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中间只隔了短短九年。
唉……
当然了,殿帅可以偶尔伤感和丧,但你不能真的傻啦吧唧上去试探,以为他提不动刀了。
不然可能出现的任何后果,都由你自己负责哦~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啊不,漫步汴梁集市中,殿帅又开始按照太子殿下当年教授的方法,在心中点燃一盏明灯,去参破万物众生了。
只是不知道,这一切是幻是空……
又是谁,带走了我的灵魂。
与此同时,长乐坊的街外,一名来到汴京城中租住的挑夫,扶着自己的妻子从坊内艰难的走了出来。
他面色焦急,却不停的用温柔的语气安慰着脸色煞白、挺着大肚子的妻子,心急如焚的看向道路边。
长乐坊是闾左,这里居住的大都是贫苦民众,一间大院里十几户人家,大多都是外乡人来这里讨生活的,此时正是上午,人们都出去做工赚钱去了。
好巧不巧,妻子的羊水这个时候居然破了,眼看着临盆在即,四周又没有认识的稳婆,他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往医馆里走。
“当家的,不……不行了!”
妇人的两腿之间已经湿了一大片,整个人脸色苍白、露出一副痛苦的表情,连站都站不稳,无助的坐倒在了地上,捂着肚子咬牙切齿,冷汗湿透了鬓边发丝。
挑夫手足无措,又不敢扛起媳妇飞奔,无奈之下只能冲到路边见到车马就拦。
但是在大郑,妇人临盆还是有很多忌讳的,阴血多有不吉;更何况他们的穿着打扮一看就是穷苦人,谁会莫名其妙的停下来帮他们?
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活和节奏,要事在身,公务繁忙。
一连过去了两辆牛车,但一个装满了货物急着送往主家,另一个很明显是心存芥蒂不愿相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