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允哥儿挨打 (第2/3页)
,再卷起来,摁扁,擀成中间薄两边厚的饼。这是妈妈的做法,她从小看到大的。
家乡的白吉馍讲究铁圈虎背菊花心,条件有限,她尽力了。
家里没有平底锅,只有一大一小铁锅。
大的娘用来蒸炊饼,小的家里做饭省炭。
只能等赚钱了打一口新锅,北宋的铁已经算便宜,但一口铁锅穷人也买不起。
家里这口大铁锅当初花了一贯钱,娘用得可仔细呢。
她将小锅架到娘屋里的泥炉上,一次只能烙四张饼。
苏玉娘瞪大眼睛:“这是甚?胡饼也不是这个样儿呐!”
“都从那书上瞧来的。”黄樱笑。
苏玉娘心疼面,怕做坏,“要是拿不准,该一次少做些才好,咱也能吃。”
“娘放心,我有数呢。”
苏玉娘不说话了,仔细看她烙饼。
屋子里都是饼的麦香味儿。
灶房里更是香迷糊了。
恁多香料,肉香味儿飘得整条巷子里都是。
宁丫头撒丫子跑进来,“二姐儿,灶房炖了肉!”
“就你鼻子灵!”苏玉娘吊起眉头。
“又作甚好吃的?”三姐儿凑在泥炉前,眼巴巴盯着一旁竹蔑儿篮里烙好的饼。
黄樱笑:“一会儿给你吃,还没好。快去洗手。”
“这便去!”扭头就跑。
苏玉娘:“鬼灵精!”
“允哥儿!给我过来!”她一把抓住要跟宁丫头跑的允哥儿,摸他的额头,“冷不冷?谁叫你乱跑?”
她将小孩儿提起来摁在凳儿上,一巴掌下去,实打实打在小孩屁股上。
允哥儿眼睛吧嗒吧嗒,泪珠子掉下来了,睫毛又卷又翘,乖乖地趴着,“允哥儿不冷,娘,我错了。”
黄樱心都化了,“娘你快饶了他。”
“要是跟你二姐儿一般病了,仔细着你的皮!”
苏玉娘将他拎起来放地上。
小孩拿袖子抹眼睛,一抽一抽地哭。
黄樱心疼坏了,蹲下来,“别拿脏手擦,仔细眼睛疼!”
她拿了干净巾子替他把脸抹干净,“娘担心你呢,等会子咱们吃肉,快别哭了。”
“肉?”泪眼朦胧,鼻涕泡儿都出来了。
黄樱失笑,“对,肉。”
她捏捏小孩儿身上结板的夹袄,有些心酸。
苏玉娘气笑了,“过来!又去哪个泥堆里打滚,一身脏!”
允哥儿“吧嗒”“吧嗒”走到娘跟前,伸出脏兮兮的小手,眼睛红红的,“娘,只捡了两文钱的。”
小手心里两个旧旧的铜子儿。
“以后咱不去捡粪了,以后都跟着二姐儿去卖馒头。”黄樱道。
小孩儿吸了吸鼻子,有些不舍,“那我的粪都让娣姐儿他们捡去了。”
他控诉,“威哥儿今儿抢了我的粪。”
娣姐儿是隔壁吴老太的孙女,五岁。隔壁院里也有好几户人家,也有些小孩儿,都是跟允哥儿他们抢拾粪地盘的。
“那就让他们捡,卖馒头缺人手呢,二姐儿要人帮忙,允哥儿帮不帮?”
小孩睁大眼睛,“帮。”
黄樱笑,她将最后一锅饼子捡出来晾着,跑到灶房去看肉。
大半个时辰过去,肉已经炖得熟透了,宁丫头趴在灶台前,使劲嗅着锅里的热气,眼巴巴盯着。
黄樱看了眼火,添了根柴慢慢炖着。
她拿了猪油罐儿、切成长条的面,指挥小丫头拿上香蕈,笋鲞,跟自己走。
她准备做豆腐香菇烩面片。用北宋人的习惯,唤作豆腐香蕈玉棋子,因面片色白润泽如玉而得名。
小锅里扔一块猪油,烧热了加入葱蒜片,炒出香味儿,加入豆腐煎至两面金黄。
葱蒜的香味儿爆出来,豆腐滋滋作响。
加笋鲞炒,调料放酱油、盐。
炒出香味儿以后加入开水,泡发好的香蕈连水一起倒进去。
香菇干散发着鲜香的气味儿,连沾过水的手上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