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五十章 “牵引模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百五十章 “牵引模型” (第3/3页)

地扎穿了第二个点,在做完这件事后在空中绕了两下,将丝线打了一个小小的结。

    这时,针消失了,而丝线的起点处一个仿佛鱼竿绞盘的装置出现,迅速将丝线收回。

    随着丝线的收回,那第二个点处,小小的结仿佛一个钩锁,将那个点周围的空间都带动了,随着绞盘的转动,丝线收回,第二个点的空间面也在向着第一个点靠拢。

    最终,第二个点与第一个点几乎完全贴合在一起。

    “这只是一个还未被任何理论支持,只是天马行空想象出来的模型,我的预想中,需要先以一个单程的常规星际航行,也就是远低于光速的飞行器去带着这根线的那一头,前往目标地点,然后将那一头固定在目标位置的空间上,然后我们就能在这一头进行牵引,将目标区域的空间‘拉’过来。”

    “从未有过的理论模型,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个模型是第一次被提出来,就算是与之相近的模型都没有过,虽然有很多需要去克服的具体问题,但你这个模型在理论意义上的价值不小,对我有非常大的启发意义。”

    听完方珏的讲述,张三不由得赞叹道。

    “我想知道,你认为如何去构建这根‘丝线’才有可能成功?跨越数光年乃至数万光年距离的线,且还能承受牵引一部分空间的巨大拉力,这样的丝线不可能构建出来吧?”

    这时,那位老者背后,坐在次席的一位研究员站起来问道。

    “我认为用物质去牵引也是不实际的,所以我的构想中,这根牵引空间的丝线应该是一种非物质的东西,或者说,它只是一种单纯力的作用,而没有实体。”,方珏回答道。

    他可以看出,这位研究员询问时,眼睛里没有参杂任何除去对新事物认知渴求以外的东西,只是单纯地探讨这个理论模型的可行性。

    这样的科研讨论氛围他非常喜欢,没有勾心斗角,没有互相侵轧,只有最纯粹对于科技前沿的探索。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