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四十九章 “重珠效应”模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四十九章 “重珠效应”模型 (第2/3页)

    说完这句,方珏使用纳米战甲构建出一件小小的全息显示器,对着会议桌上方点了一下,构建出一个发着淡蓝光芒的平面。

    “我假设这个平面代表着我们所生活的宇宙空间,我们从上面的一点到另一点,最快的方式就是走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是经典时空观里最简单的规律。”

    “而‘爱因斯坦-罗森桥’模型当中,这个空间是可以被折叠的,将空间平面弯曲,甚至近乎对折,那原本远在天边的两个位置就会在另一个维度上近在眼前,这时只需要打通这两个位置中间这条通道,那便可以瞬间从经典时空观中遥不可及的两个点之间瞬息到达。”

    随着方珏的讲解,全息模型当中的平面也在变化,对折后在两个点之间贯通了一个洞,一座桥梁,一条通道。

    “老生常谈的东西。”,张三嘴上虽然贬低着,但方珏能够提前做做功课,他还是很满意的,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我不清楚现在对于这个经典模型的探索已经到了哪一步了,但想要人工实现空间穿越的壮举,我认为难点在于接下来的三点。”

    听到这,张三眉毛微微挑起,稍微有了些兴趣。

    “第一,感知与观测,我们是生活在经典时空内的生物与文明,到底如何感知和观测到近乎另一个维度的东西,这是极其困难的,虽然在这个模型中,对折之后的空间近在咫尺,但我们无法直接感知观测到,对于我们来说,它就是不存在的,即使它就在不远处。”

    “这个问题我想如今应该已经解决了,毕竟人造微型虫洞已经成功,基本的感知与观测应该已经实现。”

    “第二,如何把目标区域的空间‘拉扯’过来,想要实现人造虫洞进行空间穿梭,那必须要让自己所处的位置与目标位置在相对于空间纸张的三维角度上足够接近,这样,我们在期间才能搭建一条足够短的桥梁,否则这样技术的意义就不大了。”

    “对于这个问题,我有几个想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