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打出一个天下太平 (第2/3页)
。为了成就他高纬的大业,却不知教多少人家破人亡,如老妇人这般的还不知有多少!
高纬一时怅然,几次张开嘴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半晌后才道:
“朕……我听说皇帝分明下令过,四十五岁以上不必从军、十五岁以下不必从军、为家中独子的也不必从军,你们家老二虽然不是独子,可也是家中唯一的顶梁木了,也符合不从军的条件,为什么这样还被征调走了?”
“……兵户那里由得了自己?一切但听凭将主们的便是,将主让人跟着打仗,谁敢不听、谁敢不去?”老妇人终于禁受不住,掩面哀哀哭泣起来:
“我家老大还只有十三岁,不也是将主一句话就拉到了战场上,个头还没马高,就让他拿着长枪大刀往死人堆里冲,后来他的袍泽就给抬回一个尸体来,脑袋都被人砍了!”
老妇人抹着泪,可浑浊的泪珠子还是不住往下掉,“我天天盼着他们平安回来,结果一个平安回来的都没有!我真是怕了,怕将来我家虎头也被人拉去上战场,所以才离了晋阳,跑到雁门来,就是不想他当兵,不当兵了,再也不当兵了……”
“你们家是六坊的?”
“正是……”
“……”几个大臣见皇帝木在那里,面前的汤放凉都再也未喝过一口,知道老妇人这番话是触动了皇帝的伤心事,王琳平日里为人八面玲珑,倒了此时却不知该说什么,唐邕到底在文官队伍里混的,揣摩一番之后,便出来打圆场道:
“店家的羊肉汤和蒸饼极是正宗啊,你这里客人不少,我看用不着多久,你就可以开一间大店面了,做大做强,将来把手艺传给你的小孙儿,再也不用担心他挨饿受穷,这岂不是一桩美事?”
想起小孙子的未来,老妇人脸上总算有了一丝笑容,摸着他的脑勺说道:“哪有这么容易,这地界,平日里可清冷的很,不过就是北边朝廷和突厥人打起来了,北边的人都往南边跑,生意这才好上许多。”
打仗反而让她生意好了许多。
唐邕一怔,忽然失笑道:“这也是不幸中的万幸啦,我看你的孙儿是个好养活的孩子。”
“孩子挺好,只是不知道老婆子能不能活到他长大的一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