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碎片拼图 (第2/3页)
人?他为什么告诉你这些?”我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张斌摇了摇头,眼神迷茫:“我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三年前,我父亲行为开始异常后不久,他突然出现在我学校附近,像个普通的行脚僧。但他一眼就看穿了我身上的‘血缘印记’,说我注定卷入这场劫难,然后给了我那三张梵文残页和守护净坛的使命。他说……时候到了,自然会有人来解开星门之谜,而我的任务,就是守住入口,等待。”
等待?等待谁?是我吗?还是拥有都功印的守印人?
“他还说过什么关于星门、关于XZ科考队的事情吗?”
张斌努力回想,断断续续地说:“他……好像提过一句,说星门并非死物,它在等待一个正确的‘钥匙’和‘坐标’……而几十年前那些‘先行者’(可能指XZ科考队),他们……触碰了不该碰的东西,惊醒了‘看门狗’,所以付出了代价……他还说,‘钥匙’的一部分,早已遗失在时光里,需要有心人去寻找……”
钥匙和坐标?先行者惊醒了看门狗?
游方僧的话如同谶语,晦涩难懂,但信息量巨大。XZ科考队的悲剧,似乎是因为他们试图主动“打开”星门,结果引来了守护力量(看门狗)的反击?而打开星门,需要特定的钥匙和坐标?
我不由自主地摸向了怀中的都功印。它会是钥匙的一部分吗?那坐标又是什么?
“你父亲笔记里,有没有提到过‘钥匙’或者‘坐标’的具体线索?比如……地图?或者特殊的符号?”我追问。
张斌皱着眉,仔细思索,忽然,他眼睛微微睁大:“地图……好像……有!我父亲有一次喝醉了,拿着一个破旧的罗盘,对着我们家祖传的一本……黄历?好像就是那种老黄历,后面有简陋的地图那种……他当时念念叨叨,说什么‘龙脉节点’、‘三岔河口’、‘影月之镜’……我当时以为他胡说八道……”
龙脉节点?三岔河口?影月之镜?
这些词语听起来像是风水术语或者民间传说,但结合现在的语境,很可能就是寻找“坐标”的线索!张卫国沉迷期间,肯定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勘测!
“那本黄历还在吗?”我急切地问。
张斌黯然摇头:“我父亲失踪后,家里被翻得乱七八糟,那本黄历……可能早就没了。”
线索似乎又断了。但“龙脉节点”、“三岔河口”、“影月之镜”这几个关键词,却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离开医疗中心,我将与张斌的谈话内容原原本本告诉了秦队长。
秦队长对“地噬兽”和“游方僧”的信息高度重视,立刻让人记录下来,发往总部分析。对于“钥匙”和“坐标”的线索,他更是眼神锐利。
“龙脉节点……三岔河口……影月之镜……”他反复咀嚼着这几个词,“听起来像是某种隐秘的地理方位指示。我们需要结合当年的地质资料和民间传说进行交叉比对。”
他立刻下令,让技术团队调取槐树屯及周边区域的详细地质图、水文图以及所有能找到的地方志和民间传说记录,重点寻找与这几个关键词吻合的地点。
接下来的几天,我和小雅也帮着在村里打听。问遍了老人,关于“三岔河口”和“影月之镜”的说法众说纷纭,有的指村西头那条小河的分叉口,有的说是后山某个水潭的倒影,但都似是而非,找不到确切的证据。
倒是“龙脉节点”的说法,在王大夫那里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