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举国丰收年 (第2/3页)
现在卖给粮仓两文钱一斤,收入可是翻了一番,更别说粮食产量增加一番多。
这里外里,算起来都是咱们赚了。”
老农乙同样拿着一钱袋铜钱摇,两个五十余岁的老农,完全体现了当下百姓,对现有生活的满意程度。
“这都是因为咱大夏国好,帝君和国师爱民如子。
不说别的,就拿修路来说,以前都是派劳役。
想让官府出粮出钱,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儿。”一起来卖粮的少年书生道。
“帝君还佘种子给咱们,没有优良种子就没有好收成,我们家准备年年都用帝君给的种子。”
“我们家也是,一亩的收成相当于原来的三亩,家里的细粮顿顿吃都吃不完。”
“哈哈哈,我家也是。”
“帝君对咱们这么好,我家别的本事没有,多卖些粮食给粮仓还是能做到的。”
“我家男人和大儿子都是帝君的兵,我也要多卖些粮食。”
“卖粮食肯定是要卖的,不卖怎么吃得完,存钱去喽!”
一群人忽啦一声,往朝廷开办的农业钱庄跑去,纷纷掏出早准备好的小本本和私章。
看到上面那清楚地记录着每一笔钱数,哪怕只有几百文铜钱,也笑得见牙不见眼。
丰收后的大夏国,遍布全国的镇子都在议论同一件事儿。
朝廷给予百姓福泽的时候,百姓也在用他们最朴实的行动来回报朝廷。
现在的大夏国,可谓是上下齐心,其乐融融。
…
虎视眈眈的邙山部落,得知大夏国全国丰收,心思更加活泛。
以游牧为主的草原部落,每到冬季便是最艰难的季节,很多族人会因饥饿和寒冷而死。
如今,得知大夏国有利可图,邙山部落便打起了无本买卖的主意。
但邙山部落知道,以一个部族的力量想与大夏国抗衡,肯定不易取胜。
还没与大夏国正式交峰的邙山部落首领糜良,自打败萧元亮后便有些膨胀。
曾经的萧元亮,可谓是草原上各部族中的一头恶狼,还不是惨败在他们的联合之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