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没空码字,为了全勤,复制一下,后天回复更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没空码字,为了全勤,复制一下,后天回复更新。 (第3/3页)

鸣台上那位开始了自己的道理印证。

    此时台上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明传千古的屈原。

    熊槐之所以说屈原是他的弟弟,那是因为屈原也是楚国王室之后。

    他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故此才称其为弟弟。

    当然这是族弟之称,并非是亲弟弟。

    不过两人关系自幼便好,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

    至于说为什么要到稷下学宫借助学宫的争鸣台开窍修炼,主要还是因为顺路。

    本来屈原就想到稷下学宫这个圣地学习一番,兼之在路上的时候灵感大发,定下了自己的道路,故此也就顺便借用一下学宫的争鸣台开窍了。

    此时在争鸣台上的屈原已经调整好了,直接开始了自己的道理印证,引动天地异象。

    开口便是天问。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闇,谁能极之?

    冯翼惟像,何以识之?

    明明闇闇,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斡维焉系,天极焉加?

    八柱何当,东南何亏?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

    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出自汤谷,次于蒙氾。

    自明及晦,所行几里?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

    女歧无合,夫焉取九子?

    伯强何处?惠气安在?

    何阖而晦?何开而明?

    角宿未旦,曜灵安藏?

    不任汩鸿,师何以尚之?

    佥曰“何忧”,何不课而行之?

    ……

    随着屈原一句句的吟诵天问,那股欲究天地万象之理,存亡兴废之端,贤凶善恶之报,神奇鬼怪之说的追问精神开始逸散开来。

    其中散发出来的意境颇有整齐百家、是正杂说之韵味。

    正合了那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正是一个求道者的完美展示。

    这便是屈原的道!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