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七 汉纪四十九(2) (第2/3页)
陛下即位之初,先涉猎经术,听政有日,观省篇章,只是聊以游意于当代博弈,并不是教化取士之本。而诸生竞利,作者鼎沸。其才能较高的,颇能引用经训讽喻之言,才能低下者则连偶俗语,与俳优类似。或窃取别人现成的文章,虚冒别人的名氏。臣每受诏,与盛化门根据才能高下录取他们,那些未曾录用的,也随班皆见拜擢。既然加以圣恩,也就难以收改,但令其守俸禄也就足够了,从道义上讲已经是天大之恩了。不可再使他们治理民众以及在州郡为官。当年孝宣皇帝会诸儒于石渠,章帝集学士于白虎,通经释义,其事优大。文武之道,自当从之。像那些小能小善,虽有可观,孔子以为致远则泥。君子固然应当胸怀大志。又前一切以宣陵孝子为太子舍人,臣闻孝文皇帝制丧服三十六日,虽继体之君,父子至亲,公卿列臣,受恩之重,皆屈情从制,不敢逾越。今虚伪小人,本非骨肉。既无幸私之恩,又无祿仕之实,恻隐之心,义无所依,至有奸宄之人通容其中。桓思皇后将葬祖祭于庭的时候,东郡有盗*者,逃亡在这些孝子当中。本县追捕,这才伏其诛。如此虚伪杂秽,难以胜言。太子官属,应当搜选有令德之人担任,岂有但取丘墓凶丑之人的道理?这可是大为不祥的事。应当将他们遣归田里,以明诈伪。
书奏,皇上乃亲自迎气北郊,并行辟雍之礼。又诏令宣陵孝子为舍人者悉改为丞尉。
护乌桓校尉夏育上言,鲜卑寇边,自入春以来,三十余次。请徵幽州诸郡兵出塞进击之。一冬二春,必能禽灭。先是护羌校尉田晏坐事论刑被原,欲立功自效。于是请中常侍王甫求得为将,王甫因此提议遣兵与夏育并力讨贼。皇上于是拜田晏为破鲜卑中郎将,大臣多有不同之议,于是召百官议于朝堂。蔡邕上议说:征讨之事,缘由错综复杂。时有同异,执有可否。故谋有得失,事有成败。不可一概而论。以世宗神武,将帅良猛,财赋充实,所括广远,数十年间,官民俱匮,亦有后悔的时候。何况今日人财俱乏。势执比过去差了不知多少倍。自从匈奴遁逃,鲜卑强盛。占据匈奴故地,称兵十万,才力劲健,意智益生。再加上关塞不严,禁纲多漏,精金良铁,皆为贼有。汉人逋逃,为之谋主。兵利马疾,过于匈奴。昔日段颖良将,习兵善战,有事西羌,犹经历了十余年才算克成。如今夏育田晏,才策未必超过段颖,鲜卑种众,不弱于当时。而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