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五 汉纪四十七(4) (第2/3页)
的话,还会再向陛下进谗。陛下应当割塞近习与政之源,引纳尚书朝省之士,简练清高,斥黜佞邪。如是,天和于上,地洽于下。休祯符瑞,就不会太远了。
书奏不纳。宦官于是更加嫉恨陈蕃。选举奏议,辄以中诏谴却。长史以下,多至抵罪。只是因为陈蕃是名臣,不敢加害。平原襄楷诣阙上书说:臣闻皇天不言,以文像设教。臣窃见太微天廷五帝之坐金火罚星扬光其中,根据占相,主天子凶。又俱入房心,法无继嗣。前年冬大寒,杀鸟兽。害鱼鳖。城旁竹柏之叶有伤枯者。臣听师傅说:柏伤竹枯,不出二年,将会应在天子身上。今自春夏以来,连有大雨霜雹雷电,这是臣作威作福刑罚急刻所感。太原太守刘瓆,南阳太守成瑨志除奸邪,他们所行诛剪,皆合人望。而陛下受阉竖之僣,于是远加拷逮,三公上书乞请,不见采察。而严被谴让。忧国之臣,将因此杜口了。臣闻杀无罪,诛贤者,祸及三世。自陛下即位以来,频行诛罚。梁寇孙邓,并见族灭。其从坐者,又非其数。李云上书,明主所不当讳。杜众乞死,希望能够感悟圣朝。并无赦宥,而并被残戮。天下之人,咸知其冤。汉兴以来,从没有拒谏诛贤,用刑太深像今天一样的。昔日文王一妻,生有十子。今宫女数千,未闻庆育。应当修德省刑,以广螽斯之祚。按春秋以来及古时帝王,从未出现河清的现象,臣以为河是诸侯之位,清属阳,浊属阴。河当浊而反清,阴欲为阳,诸侯欲为帝,京房易传说:河水清,天下平。今天垂异,地吐妖,人疠疫,三者并时而起,此时却有河清,就如同春秋麟不当见而见,孔子记载他以为异象。希望能屏去左右,极尽所言。书奏不省。
过了十余日,襄楷再次上书说:臣闻殷纣好色,就出现了妲己。叶公好龙,就有真龙在庭院中游走。如今黄门常侍,都是天刑之人,陛下爱待他们,超过其他正常人。之所以至今没有继嗣,恐怕与他们有关系。又听说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此道清虚,提倡无为。好生恶杀,省欲去奢。今陛下耆欲不去,杀罚过理既违其道,又怎么能得到它的保佑呢?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是因为精诚所至,始终守一的缘故。如此才能成道。今陛下*艳妇,极天下之丽,甘肥饮美,极尽天下之味。却又为什么要像黄老一样呢?
书上,即召入。诏令尚书问状。襄楷说:古时本无宦官,武帝末,数游后宫,这才开始设置。
尚书承旨,奏襄楷不正辞理而违背经义,假借星宿,造合私意,诬上罔事请下司隶正襄楷之罪法。收送洛阳狱。皇上以襄楷言虽急切,但都是天文恒像之数,因此并不诛杀他,只是令司寇论刑。
自永平以来,臣民虽有习浮屠术者,但天子却并不感兴趣。至皇上才开始笃好之。常亲自祷祠。于是其法浸盛。因此襄楷提到这事。
符节令汝南蔡衍,议郎刘瑜,表救成瑨刘瓆,言辞切厉。也坐此免官。成瑨刘瓆竟死于狱中。成瑨刘瓆素来刚直,有经术,知名当时。故天下人为之惋惜。岑晊张牧逃窜得免。岑晊逃亡时,亲友都争着藏匿他。贾彪独闭门不纳。时人怨望他,他说:传言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公孝(岑晊字)以得罪君王获罪,自遗其咎。我既然不能奋戈相待,又怎么能够容隐他呢?于是众人都服他处事公正。贾彪曾为新息长,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