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五十一 汉纪四十三(5)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卷五十一 汉纪四十三(5) (第2/3页)

    以及特问以当世之幣,应当如何为政。李固对策说:前孝安皇帝变乱旧典,封爵阿母,因造妖孽,改乱嫡嗣。

    至令圣躬狼狈,亲遇其艰。既走出困顿,龙兴即位,天下喁喁,寄希望于政风得改,积弊之后,易致中兴。

    诚然是应当宽广思路,推行善政。但谈论者却以为如今之事,与以前没有什么区别。

    微臣伏在草泽,痛心疾首,实在以为自汉兴以来,三百余年,贤圣相继,十有八主,岂能没有阿乳之恩,岂能忘了贵爵之宠?

    然而上畏天威,案察经典,知道如此于义不可,因此并不会封赏。今宋阿母虽有大功勤谨之德,但加赏赐,足以酬其劳苦。

    至于裂土开国,实在是有违旧典。听说阿母体性谦虚,必有逊让。陛下应当许其辞国之高义,使其能成万安之福。

    妃后之家之所以少有完全者,岂是因为其天性当然呢,只是因为爵位尊显,专总权柄,天道恶盈,不知自损,故至颠仆。

    先帝宠遇阎氏,位号太盛,因此其受祸也是过于急速。老子说:其进锐者其退速也。

    今梁氏为椒房之亲,礼所不臣,尊以高爵,还说得过去。但其子弟群从,荣显兼加,,永平,建初故事,莫不如此。

    应当令步兵校尉梁冀及诸侍中还居黄门之官。使权去外戚,政归国家,这样不是很好吗?

    又诏书所以禁侍中尚书中臣子弟不得为吏考察孝廉,是因为他们秉威权,容易出现请托枉法的缘故。

    而中常侍在日月之侧,声势权执震天下,子弟禄任,无所限极,虽外托谦黙,不干州郡之政,而谄伪之徒,望风进举。

    如今可为他们设常禁,与中臣相同。昔日馆陶公主为子求郎,明帝不许,赐钱千万。

    之所以轻厚赐,重薄位,是因为为官之人失才,就会害及百姓。窃闻长水司马武宣,只是开阳城门候羊迪等,并无别的功德,初拜官即为真(汉制,官员初拜为假,如假司马,假将军等,满岁才可为真。

    ),这虽是小失,但会渐渐坏了旧的规矩。先圣法度,应当坚守。故政教一跌,百年不复。

    诗云,上帝板板,下民卒瘅。讽刺周王变祖宗法度,使下民病困的事。

    今陛下之有尚书,就如同天之有北斗,斗为天的喉舌,尚书也是陛下的喉舌。

    斟酌元气,运用于四时,尚书出纳王命,赋政四海,权尊执重,若不平心,灾眚必至。

    诚宜审择其人以辅圣政。今与陛下共天下者,外则公卿尚书,内则常侍黄门。

    就如一门之内,一家之事,安则共享福庆,危则同受祸败。刺史二千石,外统职事,内受法则。

    表面不平者影子一定不正,水源清者流水必定洁净。就如同摇晃树干百枝皆动。

    因此来说,本朝号令,岂可使之蹉跌?天下之纪纲,就是当今的急务。

    人君之有政体,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