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六 汉纪三十八(4) (第2/3页)
锻炼之吏,持心近薄。士宜以才行为先,不可纯以阀阅。然而要点在于选二千石,二千石贤,则贡举皆得其人。韦彪又上疏说:天下枢要,在于尚书。尚书之选,岂可不重。而往日多从郎官里选拔,超升此位。虽晓习文法,长于应对。然察察小慧,并无大能。应该借鉴啬夫捷急之对。深思绛侯木讷之功。皇上皆纳用其言。韦彪,是韦贤的玄孙。
秋七月丁未,下诏说:律令说掠问只有设定榜笞才可以,又设定刑具的大小尺寸,自往日大狱以来,考掠者大多是惨毒之辈,惨酷无极。念其痛毒,怵然心动。宜及秋冬治狱,明为其禁。
八月甲子,太尉邓彪罢,以大司农郑弘为太尉。癸酉,诏令改元。丁酉,车驾南巡。诏令所经道上州县,不得预有储备,命令司空自带將作,支柱桥梁。有遣使奉迎,探知起居者,二千石当坐法。九月辛丑,幸章陵。十月已未,进幸江陵。还幸宛。召前临淮太守宛人朱晖,拜为尚书仆射。朱晖在临淮有善政,百姓歌之说:强直自遂,南阳朱季。吏畏其威,民怀其惠。当时坐法免官家居,因此皇上召而用之。十一月已丑,车驾还宫。尚书张林上言,县官经用不足,宜自煮盐。及复修武帝均输之法。朱晖固执以为不可。说:均输之法,与贾贩无异,盐利归官,则下民穷怨。实在不是明主所应当做的。皇上因此发怒。切责诸尚书。朱晖等皆自系狱。三日,诏敕令出,说;国家乐闻不同的看法,大家都没有过失,只是诏书之过。何故自系?朱晖因称病笃,不肯复署议。尚书令以下皆惶怖,对朱晖说:今刚受谴让,为什么还敢称病?其祸不小。朱晖说:老夫行年八十,蒙恩得在机密,当以死报。若心知不可,而顺旨雷同,负臣子之义,今耳目无所闻见,伏待死命。遂闭口不复言。诸尚书不知所为,于是共同劾奏朱晖。皇上心意已解,遂寝其事。后数日,诏令使者问朱晖起居。使太医视疾。太官赐食。朱晖于是起而谢恩。复赐钱十万,布百匹,衣十领。
鲁国孔僖,涿郡崔骃同游太学。在一起议论孝武皇帝始为天子,崇信圣道,五六年间,号称胜过文景,及以后恣己,忘其前善,临房书生梁郁上书,告孔僖崔骃诽谤先帝。刺讥当世。事下有司,崔骃诣吏受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