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四 汉纪三十六(3) (第2/3页)
臣称万岁。然后从故道下山。直至夜半后,皇上才到山下。百官直到第二天才全部下山。甲午,禅祭地于梁阴。以高后配祀,山川群神陪祀。仿照元始中北郊故事。
三月戊辰,司空张纯薨。夏四月癸酉,车驾还宫。已卯,赦天下,改元。皇上行幸长安。五月乙丑,还宫。六月辛卯,以太仆冯鲂为司空。乙未,司徒冯勤薨。京师醴泉涌出。又有赤草生于水崖。郡国频上甘露。群臣奏言,不断有灵物降临,应该令太史擢集。以流传于来世。皇上不纳其请。自谦无德,至于郡国所上,辄抑而不敢当。因此史官很少有记载。秋郡国蝗灾。
冬十月辛未,以司隶校尉东莱李䜣为司徒。甲申,使司空告祠高庙,上薄太后尊号为高皇后。配食地祗将吕太后庙主迁往陵园。四时上祭。十一月甲子晦,有日食。是岁,起明堂,灵台,辟雍。向天下宣布图谶。
初,皇上以赤伏符即位,于是信用谶文。多以此来决定嫌疑。给事中桓谭上书进谏说:大凡人情,往往忽略了见成之事,而以无稽异闻为贵。观看先王所记述的实事,大都以仁义正道为本,并没有奇怪虚诞之事。大凡天道性命,圣人也难以解说的清楚。自子贡以下,不得而闻。何况后世浅儒,岂能通天人之变?今日许多巧慧小才伎数之人,增益图书,矫称谶记。以欺惑贪邪,诖误人主。岂可不抑远他们?臣伏闻陛下穷折方士黄白之术,是非常明智的。如今却要听纳谶记,又是何等的失误。其事虽有时有巧合,就如同卜数偶变一样,陛下宜垂明听,发圣意,屏远群小之曲说,述五经之正义。疏奏,皇上不悦。这时正好正在讨论灵台建在何处,皇上对桓谭说:我要以谶书来决定如何?桓谭默然良久说:臣不读谶。皇上问其故。桓谭复极言谶书的荒诞不经。皇上大怒说:桓谭非圣无法,拖出去斩了。桓谭叩头流血,良久才得到宽大处置,出为六安郡丞。在赴任道上病卒。范晔评论说:桓谭以不善谶流亡,郑兴以逊辞仅免,贾逵能附会文致,最为贵显。世主以此论学,实在是悲哀啊。贾逵,是扶风人。
南单于比死。弟左贤王莫立。为丘浮尤鞮单于。皇上遣使持玺书拜授玺绶,赐以衣冠及缯綵。是后遂以为常。
二年春正月辛未,初立北郊,祀后土。二月戊戌,皇上崩于南宫前殿。年六十二。皇上每日天亮视朝,日落才罢朝。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直至午夜才上床休息。皇太子见皇上勤劳不怠,乘间进谏说:陛下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性之福。愿颐养精神,优游自宁。皇上说: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