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五 汉纪二十七(4) (第2/3页)
中山孝王后,赐皇上舅舅卫宝,卫玄爵关内侯。赐皇上女弟三人号为君,都留在中山,不得至京师。扶风功曹申屠刚以直言对策说,臣闻成王幼少,周公摄政。听言下贤,均权部宠,动顺天地。举措不失,然而近则召公不悦,远则四国流言,如今圣主始免襁褓,即位以来,至亲分离,外戚杜隔,恩不得通,且汉家制度,虽任英贤,犹取援于外戚。亲疏相错,杜塞间隙。这是安宗庙重社稷的大事,应该赶快遣使者征召中山太后,使她居住在别宫,令她随时得以朝见。再招冯卫二族,裁撤闲职,使他们得以执戟亲奉宿卫,以抑制将起的祸患。上安社稷,下全保傅。
王莽令太后下诏说,申屠刚所言,僻经妄说,违背大义,罢归田里。
丙午,封鲁顷公之八世孙公子宽为褒鲁侯。奉周公之祀。封褒成君孔霸曾孙孔均为褒成侯。奉孔子之祀。设大司农部丞十三人,人管一州,以劝农桑。
秋九月,赦天下囚徒。
二年春,黄支国献犀牛。黄支在南海中,离京师三万里,王莽欲炫耀威德,因此厚遗其王,令其遣使贡献。
越嶲郡上黄龙游江中。太师孔光,大司徒马宫,齐称王莽功德可比周公。应该告祠宗庙。大司农孙宝说:周公上圣,召公大贤尚有意见不统一的时候,这可是著于经典的。但两不相损。如今风雨未时,百姓不足,每有一事,群臣同声。难道不是所美非其美吗?当时大臣皆失色。甄邯即时承制罢议,会孙宝遣人迎母其母因为半道上病了,就留在了其弟家,只遣其妻子归来。司直陈崇劾奏孙宝,事下三公即时讯问,孙宝回答说:父母年七十昏悖,供养之恩衰,诚如奏章所言。
孙宝坐此免官,终老于家。
皇上更名为刘衎。三月癸酉,大司空王崇谢病免,以避王莽。
夏四月丁酉,左将军甄丰为大司空。右将军孙建为左将军。光禄勋甄邯为右将军。立代孝王玄孙之子如意为广宗王。江都易王孙盱眙侯刘宫为广川王。广川惠王曾孙刘伦为广德王。绍封汉兴以来大功臣之后周共等皆为列侯及关内侯。凡一百一十七人。
郡国大旱,出现蝗灾。青州特别严重。百姓流亡。王莽白太后,应该素服减膳,以示天下。王莽因上书,愿出钱百万,献田地三十顷,交付大司农助给贫民。于是公卿尽都羡慕而仿效,凡献田宅者二百三十人,根据人口多少分给贫民。又在长安城中起造五处民落,二百多所民居,以供贫民居住。王莽帅群臣上奏太后,说是幸赖陛下德泽,当下已经风雨有时,甘露降,神芝生。朱草嘉禾休徵同时并至,愿陛下恢复帝王常服,并恢复太官之法膳。使臣子各得尽欢心,备供养。
王莽又令太后下诏不许。每有水旱,王莽都会素食。左右将这事告诉太后,太后遣使者对王莽说:听说安汉公素食,实在是忧民至深了,幸亏今秋丰产,愿公早日食肉,爱身为国。
六月,巨鹿有陨石二。
光禄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