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二 汉纪二十四(1) (第2/3页)
秋七月,有星孛于东井。皇上因为灾异博谋群臣。北地太守谷永上书说:王者躬行道德,承顺天地,则五徵四时有序。百姓寿考。福瑞并降。失道妄行,逆天暴物。则咎徵显于道璐。妖孽并见。饥馑连连。假如还不知悔悟,,恶贯满盈,则上天就不会再谴告,而直接另外选择有德之人君临天下。这是天地处事的常态,对待百王的态度都是相同的,况且功德有厚薄,期质有修短,时事有仲季,天道有盛衰。陛下承八世之功业,经历三七之节纪,遭遇无妄之卦运,建始元年以来,二十年间,群灾大异,交错峰起,多于春秋所书,内则主深宫*,将有骄臣悍妾,醉酒狂悖猝起之败。北宫园囿之中,臣妾之家,幽闲之处,徵舒崔抒之乱。外则主为华夏下土将有樊並,苏令,陈胜,项梁奋臂之祸。值此安危之分界,宗庙之至忧之际,臣谷永只有破胆寒心预言这件事,只有累年积弊,下有其萌,才会变见于上。怎能不慎重?祸起细微,奸生所易。愿陛下正君臣之义,不再与群小私狎宴饮,勤三纲之严,修后宫之政,抑远骄妒之宠,宠近婉顺之人。待朝见法驾而后出,陈兵清道而后行。不要再轻身独出。在臣妾之家饮食。如果做到了这三条,内乱之路也就得以封断。诸夏之人举兵,其原因在于民饥馑而官吏不知抚恤。在于百姓困而赋敛重。在于下怨离而上不知。书传说:饥而不损,兹为泰。厥咎亡。历年郡国伤于水灾,禾麦不收。应该按比例减少赋税,而有司奏请加赋。这可是违背经义的事。与民心相逆。臣愿陛下勿许加赋之奏。渐渐减少奢泰之费。流恩广施,振赡困乏。敕劝农桑。以慰綏元元之心。如此诸夏之乱,庶几可息。
中厽垒校尉刘向,上书说:臣闻帝舜告诫伯禹说,不要像丹朱一样狂傲。周公告诫成王说,不要效法殷王纣无道。圣帝明王常以败乱自戒。不讳废兴,故臣敢极陈其愚。希望陛下能够留神明察。谨案春秋二百四十二年,有日食三十六次,如今连续三年出现日食自建始以来二十年间就有八次日食。平均二年六个月发生一次。此事古今罕有。异象有大小稀稠,卜占有疏疾缓急,近观秦汉之改换朝代,惠帝昭帝之无后,再看昌邑之不终,孝宣之绍起,都有变异。这些都记载于汉纪。如此看来天道之去就,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