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六 汉纪十八(3) (第2/3页)
深治沟渠修理湟水以西道路上的七十余座路桥。使路可通于鲜水左近。至春出营营田,人可耕三十亩。四月草生,发郡骑及属国胡骑各千余,出就水草,顺便为营田者的游兵。并将他们扩充进金城郡。如此可增加积蓄,减省很大一部分费用。如今大司农所转运而来的粮草,足够万人一年之食,今日谨奉上屯田处所,及器用用度的明细。
皇上报书说:假如就用将军之计,那么,羌虏当何时伏诛?兵当何时得解?该如何才好?希望你能复奏。充国上状说:臣闻帝王之兵,以考量万全取胜。因此贵用谋而贱盲目而战。百战而百胜,并不是善用谋的人的最佳选择。因此先做不可胜的事,以等待敌人可以战胜的时机。蛮夷习俗,虽与礼仪之国有所不同,但是其欲避害就利,爱亲戚,害怕死亡的心态,是和我们一样的。如今敌人失亡其美地丰草,发愁于寄托远遁,骨肉分离,人有畔志。而明主班师罢兵,万人留下屯田是为顺天时,因地利。如此以待可胜之敌,虽不能使其立即伏诛,但最后胜利可綦月而望。羌虏瓦解,前后降者有万七百余人,及受言离去者凡七十余辈,这可是坐而*羌虏的有用工具。臣仅列出不出兵留屯田便宜十二事,其一,步兵九校,吏士万人,留屯以为武备。因田致谷,威德并行。其二, 因排折羌虏,令其不得归肥美之地,贫破其众,以成羌虏相畔之渐。其三,居民得以共同田作,不失农业。其四,军马一月之食,可足田士一年之用。罢骑兵以省大费。其五,至春由解甲的士卒,顺河湟漕运粮谷到临羌,以示羌虏,为我扬威武,传世折冲的工具。其六,在闲暇的时候,用我先时所伐的木材,俢治邮亭,充入金城。其七,出兵,只是乘危侥幸,不出兵,可令反畔之虏,窜于风寒之地,远离霜露疾疫毁坠之患,坐得必胜之道。其八,无经阻远追死伤之害。其九,内不损威武之重,外不令敌人得到反扑的机会。其十,又不会惊动河南出现大的变动,从而出现生出其他变故的事情。其十一,俢治湟中道上的桥梁,使其可达鲜水,以此控制西域,伸威千里。其十二,大费既省,徭役预息,以戒不虞之需。留屯田,得十二便,出兵,失十二利。希望明诏采择。
皇上再次复书说:将军说兵事可期月而解,指的是今冬呢,还是何时呢?将军难道不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