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六 汉纪十八(1) (第2/3页)
下都有所求,欢然交欣,千载一合,论说无疑。此时君臣交汇如同鸿毛遇顺风,居鱼进入大海沟,其得意如此,则无禁不止,无令不行,化溢四表,横被无穷。如此圣主不需要自己亲历亲行,而天下事已经明了于心。太平盛世可期,悠游天下的愿望得以实现。休徵自至,寿考无疆。又何必偃仰屈伸期彭祖,句嘘呼吸如乔松,渺然绝俗求离世呢?
当时,皇上颇好神仙之术。因此王褒的回答提及此事。京兆尹张敞也上疏进谏说:愿明主尽快忘记车马服玩之好,斥远神仙方士之虚语,多多留心于帝王之术,则天下太平,庶几可以中兴。皇上于是悉罢尚方待诏。
当初,赵广汉死后,为京兆尹者皆不称职。只有张敞能继其旧迹,其方略耳目不及广汉,但颇以经术儒雅为辅。
皇上大力修饰宫室车服,仪仗胜于昭帝时。外戚许,史·王氏贵宠。谏大夫王吉上疏说:陛下躬圣质,总万方,惟思世务,将兴太平。诏书每下,百姓欣然若更生。臣伏地而思,此可谓至恩。但不可称之为本务。一心求治的明主不世出,公卿幸得得遇明主,言听谏从,然而却没有建立万世基业的长策,三代之隆的明主,其务在于期会,薄书,断狱,听讼而已,这并非太平之基业。臣听说民弱而不可胜,愚而不可欺。圣主独行于深宫,得则天下称颂。失则天下非议。因此应该谨选左右,审择所使。左右用来正身,所使用来宣德。这才是本根。孔子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并不是一句空言。王者未制礼时,引用先王之礼中适用于当下者而用之。臣愿陛下承天心,发大业,与公卿大臣以及儒生叙旧礼,明王制,驱一世之民,进入仁寿之域。如此则治比成康,殷王高宗。窃见当世事务不合于道者,谨以条奏希望陛下裁择。愚臣以为世俗聘妻送女无节,穷人无财,聘娶不起,因此往往不能生育后代。又汉家列侯尚公主,国人娶诸侯女,使男事女,夫屈于妇,逆阴阳之位,故多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