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68章 两个目标、最坏的可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768章 两个目标、最坏的可能 (第2/3页)

阵列收集到新数据时,会先和它进行对比,对比通过才会进行进一步确认。

    但遗憾的是,那一万多个数据中,有很多包含这样的疑似位面的信号特征参数,但二次确认却没能通过。

    也就是说,这些疑似位面的信号特征参数并不足以用来准确识别位面信号,必须建立一个更为精确的、直指位面的信号特征模型。

    经过修正后的特征模型重新比对,这一万多个数据中,或许还能找到几个位面呢!

    另外,就是探索信号特征模型在那个1200维数据集中与其他维度的关联,或者说位面信号与以太间层时空状态的关联。

    通俗讲,就是在探测到一个不包含位面信号的数据后,如何根据这些数据包含的信息,针对性调整感知场域的透射区间?不断逼近可能存在位面信号的位置。

    如果说?修正信号特征模型只是有助于提高探索阵列的被动探测效率,那么探索信号模型与其他维度的关联?就会对主动搜索起到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当然?这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

    至少还必须提高感知场域的探测维度,不仅仅是将重点放在位面探测上?更要有其他更广泛的信息。

    事实上,所谓位面信号与以太间层时空状态的关联?不过是对以太间层时空状态研究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一个结果。

    这是一个长期目标。

    短期内可以实现的大概就是修正信号特征模型吧!

    但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数据太少了,更准确地说是,有效数据太少了!

    虽然那一万个数据集看似很庞大,但真正能够用来修正信号特征模型的只有两个。

    就是发现【黄沙半位面】以及【蓝晶次位面】的那两个。网更新最快 手机端::/m../

    其余数据或许可以在修正模型后?重新挖掘其中的有效信息?但并不能用来修正模型。

    至此,夏多的数据整理工作也算是暂时告一段落了。

    之后除了通过不断发现新位面,收集大量新的有效数据,然后从纯数据的角度分析,修正模型;

    就只能通过对位面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