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87章╭( ・ㅂ・)و ̑̑天边霞霭化莲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第3687章╭( ・ㅂ・)و ̑̑天边霞霭化莲台 (第1/3页)

    大明立国初期,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防范沿海倭寇以及张士诚方国珍等残余势力的威胁和袭扰,还有就是为了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不得不悍然确立了那争议多年的‘片板不许下海’的严厉海禁政策,为的就是肃清海务以及防备倭寇。

    可到了嘉靖、隆庆年间往后,海禁政策渐渐地就变味了。

    明面上,大明朝廷和官府虽然继续坚持海禁且严厉盘查,也继续继续推行着各种查缴和防范政策,但暗地里闽、浙、粤三省的走私海商贸易却反倒越发兴旺起来。

    原来,海外的番邦极爱大明朝的丝绸、瓷器、茶叶、布匹等特产,而大明这边也需要海外的财富,比如倭国的银子以及西洋来的黄金、香料和别的稀奇货物等等,再加上海运贸易往往能获取超过十倍甚至更多的利益,所以,自然而然的,某些人便开始上下勾结铤而走险了。

    只不过,由于海禁政策的存在,走私贸易也不是一般的人能插手的,所以,大部分海贸份额其实都是掌握在那些江南或沿海一带的豪族手里,比如地方上的勋爵世家、卫所将官以及盘踞在应天府的大员郡王等等。

    他们或是暗地里同海商勾结,借着职权包庇私贩,然后从中抽份子牟利;或是干脆自家养着船队,明面说是护卫漕运之用,但实际上却是做着通番海运的勾当。

    还有些则是掌握在浙、闽、粤的富商巨贾,譬如类似后来的歙县汪直、泉州郑芝龙等那般海上巨盗们的手上。

    他们直接把汪洋大海当作良田,拿商船当犁锄,打造艨艟巨舰,豢养勇壮水手兵丁,勾连着番夷的船只,开辟航路,北边能直通倭国、高丽,南边直抵达佛郎机、吕宋等诸番,海运的规模和获利之巨早已不是紫禁城里的那些大明皇帝们所能想象的。

    当然了,以上统统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为了能安全和能省心省力,安妮、陆大有和岳灵珊在离开了福州城后并没有直接绕路北上,而是直接去码头租赁了一艘上百米的大福船并直接沿着海岸北上,准备直抵黄河口,然后再在淮安府换船沿黄河逆流而上直抵洛阳!

    这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