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第十九个任务 秦时之刘毕的雄心28 (第2/3页)
对于土豪炳来说都不成问题。
荀子和伏念对于陆仁炳卖书这件事,其实是反对的。他们也都是这个时代的人,对于书籍看得很重。像陆仁炳这样的清仓大甩卖,总让他们有种自己的东西被贱卖的痛惜感。
陆仁炳当然同他们讲了书籍普及之后更容易保存传承的事情,几位都是聪明人,当然就很快就想明白了。
历史上焚书令很快就能通过,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烧那些书不会触动咸阳权贵们的利益,因为他们家没有这些书,也不靠这些书过日子,藏书的人家都是关东的酸儒,烧就烧呗。
现在好了,各地的豪强家中都有藏书,给赵高,李斯一百个胆子也不敢轻易去敲开人家的大门去烧书,真当老秦人家的刀剑不锋利么?李斯这个丞相的权威完全来自于始皇帝的信任,就如同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始皇帝一旦去世,赵高一个宦官都可以轻易取得他的项上人头。
嗯,这些都与陆仁炳无关,只要始皇帝一天不下焚书令,陆仁炳的卖书生意就不会停止。实在是太赚钱了。
看着堆积如山的财帛,连已经看透一切的荀子都有点觉得受不了。
有了钱就要花出去,所以陆仁炳继续买地开荒,屯田,扩大学院规模。建立蒙学,中学,开办武学,工学,理学等二级学院。购买矿山,开办各种作坊。
年事已高几乎不问世事的荀子,这几年也是被陆仁炳的大手笔给折腾的不浅。
他将陆仁炳叫到自己的家里,想跟陆仁炳好好聊聊。
“子毕啊,你究竟要讲小圣贤庄带往何处?你没做祭酒之前,我们小圣贤庄为天下士林魁首,清贵之地,现在呢?虽说不上铜臭遍地,但怎么也算不上清贵。天底下哪有书院卖书的道理?你究竟意欲何为?”
“师叔祖,祖龙之心并吞四海,绝不容许有悖逆之心,儒家四分五裂,且抱残守缺,我听闻仆射淳于越屡次上书皇帝,反对郡县,请求陛下分封宗室。儒家诸博士多有附和者,更有博士在官学中讲诗读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