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54章 第十九个任务 秦时之刘毕的雄心2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54章 第十九个任务 秦时之刘毕的雄心27 (第2/3页)

们安插进各个郡县。

    这个时代除了正印官由皇帝中枢直接任免外,各郡县军国的大吏们都有之际选拔属吏的权力。秦法虽苛,但是这漏洞确实比比皆是。挡不住陆鼹鼠的钻营。反正陆仁炳上任祭酒后的第二年,小圣贤庄的应届毕业生以及往届积累下来未能谋上一官半职的儒生们,大约有一百四十余人,统统都就业了。好一点的,被陆仁炳举荐到了九卿衙门。次一点的也都分配入了各郡府衙。县一级的单位根本就抢不着人。

    说句实在的,现在大秦帝国不是缺官,而是严重缺乏官吏。尤其是通晓地方事务的文吏,很多方面大员都是提刀砍人的武夫直接卸甲当了地方官,甚至大字不识一个的都不在少数。所以很多地方对于始皇帝的诏书的执行都是简单粗暴,根本不讲究方式方法,制造了不知道多少无谓的冤案。

    暴秦的名声可不就是这样来的嘛。说实在的秦统一天下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快到包括秦人自己都没有做好准备接手一个统一的大帝国。

    郡县制是加强中央集权,避免天下再次陷入万国争霸的灵丹妙药,可是代价呢,是需要成千上万的官吏,是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这套体系需要配套合适的人才选拔,考核,升转等等,是一个庞大无比的工程。秦人显然没有做好准备。

    但是始皇帝又强行的拒绝分封,硬要推行郡县制,那可不就造成了无数的漏洞嘛。偏偏始皇帝对于关东的士人又不信任,仅靠秦人,哪能训练出那么多合格的官吏。

    不过这都不是陆仁炳头疼的事,他只需要知道,这个体系有很多漏洞可以钻就是了。反正小圣贤庄是公家学校,毕业包分配的名声是传扬出去了。

    陆仁炳要做的就是经营好各地的网络关系,然后不断的向各地派遣学生入仕。为了不让毕业生砸招牌,陆仁炳对那些即将赴任的毕业生都做了详尽的岗前培训,甚至为他们配备专门的团队,比如翻译,谋士,护卫,常随,文书等等。反正就是保证他们能顺利入职,并且不掉链子。

    因此陆仁炳派出去的前几届毕业生素质都特别过硬,得到当地郡吏的一致好评。口碑远远好过咸阳官学的生瓜蛋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