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9章 第十一个任务 阿Q要姓赵11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19章 第十一个任务 阿Q要姓赵11 (第2/3页)

路,合伙哄抬股价什么的时有发生。

    大多数人对于股市的看法,都不怎么正面。就在刚过去的6月份,由上海商人袁子壮无锡人的经营煤铁和丝业的大亨周舜卿,联合了一干在上海滩颇有实力的商人,筹划建立华人自己的证券交易所。结果没有被朝廷批准,上海商界也异议颇多,交易所并没有建成。

    不管怎么说吧,现在华人股票证券的交易混乱,连个固定的地点都没有。但是工商界发行的商股融资的需求又特别旺盛,1903年到1907年,国内各省又掀起了集股修铁路的热潮,这些铁路股票也进入市场,加上清政府打通了发债度日的穴窍,市场上有各级政府发售的各种名目的债券。这里边蕴藏着无穷的商机和财富。

    这些对于没有什么背景和人脉的陆仁炳来说,都是看的见,吃不着的肥肉。他必须找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一干大佬都办不成的交易所,他一个泥腿子当然就更没有机会。像其他商人一样开办一个专门倒卖股票的中介公司,又太没意思。

    思考良久,陆仁炳觉得还是从办报纸入手。无论哪个时代,信息都是最重要的财富。而现在的国内市场上,确实缺少一份专业的金融方面的报纸刊物。而这个就是陆仁炳发现的蓝海了。

    他的思路是,办一份金融周刊,专门介绍金融方面的知识,翻译连载国外的金融书籍,收集国内的各地股票,证券的交易信息,实时更新国内外大宗货物的价格信息。嗯,这种刊物只要肯下功夫,在这个时代根本不愁没有买主。

    这年代办报纸门槛很低,据估计仅北平加上海,能叫得上名字的报纸,就足有200多,但是大多数报纸都是赔钱货,报纸倒闭的原因,不是清政府查封。而是因为没钱了,才倒闭的。

    但是陆仁炳有信心,将这些报纸卖出去。无论那个时代搞金融的都是有钱人。

    嗯,思路有了,陆仁炳便开始着手办报事宜。中国女报的事,他暂时就不管了,交给那帮年轻人去折腾,反正这个时代鼓吹女权是政治正确不怕事。自己要将全部的精力,放在即将诞生的《中国金融周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