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80章 我得给老板打电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80章 我得给老板打电话 (第2/3页)

想到现在的行情~

    “丁总,给你们菜场的菜工打招呼啦,割菜的时候整漂亮点,黄叶子都弄干净点啦~”

    被称为丁总的人说:“老夏,我今天就在现场看着割的,已经弄得很整齐很漂亮了,你要还嫌差,就只能去找其他人买啦。”

    哎,就是这个味。

    现在行情好,有菜的就是大爷,所以他找了替代货源,客户也只能骂他几句,该拿菜还得拿菜。

    而他面对上游也同理,菜场不愁卖,有恃无恐。

    别说把菜心黄叶子收拾干净,有的还故意留着黄叶子,割菜时也紧贴着菜根割,就为了增加点产量多赚钱。

    除了香江大菜栏自行投资的菜场外,像江心菜场那样品质始终如一的简直凤毛麟角。

    如果江心菜场不是被他突然摆了一道,本可以过得很滋润。

    想到这儿,夏有车除了难受,还有点愧疚,毕竟江心菜场也让他赚了很多钱。

    这事他做得不地道。

    兴许江心菜场就没有想过争夺定价权呢?

    一时他竟有点想放弃去江心菜场化的计划。

    他赶紧摇了摇头,劝自己放弃这个想法,一个合格的蔬菜批发商,蔬菜来源应该是丰富多样的。

    而他查了过去的数据,巅峰时,同兴泰一天要从江心菜场拿四五十吨货。

    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持续每天拿十几二十吨。

    占比长期达六七成!

    太单一了!

    不知道还以为江心菜场是同兴泰投资的呢。

    试想,如果哪一天江心菜场为了涨价,或者受了灾,断了货源,形成依赖性的同兴泰要如何应对风险呢?

    届时受损恐怕比现在还难受。

    所以货源结构不得不调整了。

    他也曾反思为何会发展到如今这地步,原因很简单,江心菜场总是能踩在市场最缺菜、行情最好时上市。

    菜心、荷兰豆+菜心、青椒、芥兰等断断续续来了好多次。

    没有几个批发商能拒绝得了赚钱的诱惑,只是同兴泰有点贪吃了。

    现在减少对江心菜场的货源依赖虽说很难受,但也只能刮骨疗伤。

    叮铃铃~

    电话再次响起,夏有车戴上了痛苦面具。

    要是所有菜农都有陈老板的自觉就好了。

    …

    另一边,陈家志对夏有车的痛苦并不能感同身受。

    只是有点奇怪,为何他提出可以谈价时,夏有车反而着急挂电话?

    但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反正现在档口很给力,菜场的菜完全不愁销,配送业务的增长也弥补了与供港价差上的亏损。

    再说还发展出了薛成林和俞红两位东南亚的客户。

    同兴泰如今也只是他渠道建设的一个环节,有之,锦上添花,失之,吊大点事。

    反而,他更关注大利生菜。

    根据夏有车提供的信息,夏季时,宝岛的生菜卖到香江,价格长期在2港元以上。

    另外还有来自美国的生菜,美国的距离要远得多,价格应该更贵。

    如果在云南发展种大利生菜,能实现供港,即使采用空运也完全有利可图。

    而且公路运输也有机会试试。

    分析到这,大利生菜已经被陈家志列为近两年的发展选项了。

    刚好,还有几天又要去云南。

    玛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