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6章 抵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66章 抵沪 (第3/3页)

,陈家志一大早天还没亮就赶往机场飞上海。

    等到了基地后,菜地都没顾得上看,他就带着敖德海去忙着人情世故。

    先后拜访了罗南镇农业公司的周金根,以及繁荣村书记周宝龙。

    两瓶酒加一点小意思,别的不求,保持联系,再让敖德海去加深下印象,有问题能及时沟通。

    送完礼回来后,他才和敖德海去看西兰花育苗情况。

    上海基地没有大棚,只有小拱棚,一般情况下都会选择苗床育苗。

    然而为了培育健壮种苗,缩短育苗时间,陈家志还是让敖德海采用了穴盘育苗。

    敖德海说道:“育苗最麻烦的还是基质的配置,耗费的时间最长。”

    陈家志沉吟道:“嗯,这方面的问题我会尽快解决。”

    这也是几个育苗基地共同面临的问题,基质配置太麻烦。

    等确定几种最佳配比后,最好还是能自行生产,可自用,也可对外销售。

    陈家志随意抽查揭开了几个小拱棚,查看高度、整齐度、根系等情况。

    “看着还行,比我在东乡菜场育的苗强多了。”陈家志问道:“怎么你此前还那么没自信呢?”

    敖德海说:“没卖出去之前一切都是枉然。”

    陈家志点头,“有这个意识是对的,西兰花要想出口到国外市场卖高价,花蕾的颜色和规格等都有严格要求。

    按我对小鬼子的了解,他们直接在产地收购时的合格率普遍只有20%。”

    敖德海讶然,“这…这不会亏本吗?”

    假如亩产2000斤左右,合格率20%最多也就四五百斤~

    陈家志说:“小鬼子价格给的高,也不一定会亏。”

    如果他没记错,现在国内还不是小鬼子西兰花进口的主要国家。

    国内西兰花的种植技术水平、面积等等也都没爆发。

    也就是说出口还没陷入低价竞争,出口价格还非常可观。

    顿了顿,陈家志又说:“但合格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我们的利润就更可观。

    我知道的就外观而言,西兰花的花球要紧密、整齐,花蕾饱满,没有明显损伤、黄化和腐烂现象。

    同时花茎的长度和粗细也有要求,具体的只有接触到收购商时才知道。”

    敖德海想了想,总结道:“反正就是要种的漂亮嘛。”

    陈家志笑道:“就这个意思,老外买菜也一样,颜值即正义。”

    这时候国内还没加入WTO,蔬菜出口的环境还可以,在农残上没有过于变态的要求。

    正常管理就可行。

    更重要的是把花球管理得漂亮。

    回了办公室后,陈家志就让敖德海给他拿了个笔记本。

    然后开始唰唰唰一顿写。

    曾经吃过亏的记忆如火山爆发一样喷涌而出。

    土肥、水分、光照与温度、病虫害、出球后打老叶黄叶和侧枝后再追肥,以及他记忆深刻的花球保护。

    当花球开始显色时,要将旁边的叶片掰下盖住花球,避免阳光直射,防止发球发黄。

    敖德海听到这点时,一愣,“如果前年夏天在东乡菜场也盖了花球,是不是有可能就种成功了?”

    “别提了。”陈家志一叹,这是个悲伤的故事。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