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给元谋做媒 (第2/3页)
陈家志哈哈笑道:“别,我开玩笑的,就别麻烦领导了。”
马明正色道:“不,要真能给元谋拉来投资,陈总,于情于理,都该给你意思意思。”
陈家志乐了,这个意思意思听着就很有意思。
又寒暄了几句,挂掉电话后,陈家志摸着下巴,感觉云岭农场最近的情况似乎不错,便又打电话找李明坤。
相比前两个月,云岭农场只剩大棚里的黄瓜和番茄了。
日产量稳定在七八千斤。
价格也只是略微有所提升,然而1.2元/斤的价格也已十分不错。
至少远超出湛江和茂名一大截,广东今年冬种菜普遍3~5毛/斤。
碍于距离和交通,当下这样的市场现象很常见。
元谋更靠北,又在成昆铁路这样的交通干线上,到西南西北更近,省了距离,深冬本地竞争对手又变少了,价格贵并不出奇。
就像山东此时冬暖大棚里的蔬菜,卖个2元/斤也很正常。
即使再过十年,蔬菜市场如此割裂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靠着还不错的价格,云岭农场蔬菜日销售收入稳定在了八九千元。
从11月开始,累计销售额也达到了105万元。
还有一笔种子代繁收入,育苗场在小部分菜农群体中也得到了认可。
同时叶菜试验生产也进展良好,即将进入采收期。
元谋是偏僻了点,但这半年的工作超乎想象的顺利。
虽然离回本还比较遥远,但账上现金还较为充裕,支撑未来一年的经营比较轻松。
…
陈家志年前的工作十分繁忙。
因为定下了今年过年要回老家,又同时有几个重要计划在执行中。
各个基地的人员留守和工作安排就比较重要了。
然而基地很分散,只能通过电话联系了解各地进度。
江心菜场的芥兰,育苗场为连州基地准备的嫁接苗,水东的芥菜基地,沪市的西兰花,元谋的叶菜种植……
基本都是年初的重点业务。
甚至能影响到整体的现金流。
也因此,每天陈家志都光顾着在办公室里打电话,了解问题,提供解决建议或方法。
就在他和蓉城客商向斌沟通好元谋的叶菜销售后,徐闻香的电话又打了进来。
“徐总,什么事?”
徐闻香:“马上春节了,买了点东西给你老人家拜年。”
陈家志挑了挑眉:“不必了,我还年轻,没其他事我先挂了,这两天忙得团团转。”
徐闻香戏谑道:“行,那我就不打扰陈大忙人了,本来还联系了个有意采购西兰花的客商,既然你忙不过来,那我就先推了。”
陈家志:“……”
下次能不能直接说重点?
沪市的西兰花种的是小鬼子的耐寒优秀品种,大概两个多月后便能上市。
计划了200亩西兰花,就算亩产2000斤,那也是40万斤,销售压力还是挺大。
所以陈家志选择了从心,“刚好,我也给徐总准备了份过年礼物,你什么时候有空,我给你送过来?”
徐闻香揶揄道:“看来陈总也不够忙,一提到见客户,就有时间了。”
打人不打脸啊。
陈家志一时语噎。
跟着又传来徐闻香的声音,“明天上午10点,约在了酒店的茶厅。”
“好,我准时到。”
“那我就不打扰陈忙人了。”
“……”
咋一听有点像陈盲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