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我还是想看你桀骜不驯的样子 (第2/3页)
多种多样,除了用于嫁接的科研,也是专用育苗场。
一盘盘展开了几片真叶的芥兰不断被工人运输到菜场移栽。
一亩大棚的芥兰苗大概可以移栽37~38亩,10亩大棚就算全部用于培育芥兰苗也不够400亩地移栽。
所以,空出来的棚经过消毒后,又立马进行播种。
除了芥兰,用于连州基地的黄瓜、茄子和番茄也会在第二批同时育苗。
其中还包括砧木。
所以10亩育苗大棚的任务也格外重,不停歇的运转也满足不了连州1000亩合作基地的用苗需求。
只能分开,一半在当地培育实生苗,一半在花城培育嫁接苗,再运输过去。
也刚好能形成更直观的对比,起到一定的推广作用。
而且,因为要嫁接,等嫁接苗出圃时,大约是4月份,移栽时间比常规苗更晚,后期面临的气候也更恶劣,但也更能体现嫁接苗的抗性优势。
且夏季高温期菜价也明显更高。
对现有的几种嫁接组合在广东的表现,菜场已经做了试验性验证,效果不错,但还需要更大范围的实战证明。
…
又过了三天,彭谦终于从元谋赶了回来,陈家志在车站接上了这位传统育种家。
其身上还携带了一塑料口袋用作样品的种子。
放进后备箱时,陈家志揭开绳子看了看,内里还有许多小包装。
彭谦说道:“菜心、小白菜、上海青、大利生菜等每一样种子我都带了点回来,同时也各邮寄了份给繁种单位。”
陈家志又随意拿了一小包种子打开,抓起一把摊在手心,筛选得很细致,“好种子。”
彭谦笑了笑,“等回办公室我再给纪松打电话问问,发芽率应该也统计出来了。
我感觉也很不错,比大多数用于出口的菜心种子都更好!”
陈家志又赶紧把种子放回去,拴紧,盖后备箱,打开车门,“彭老,先回去打电话,顺便约下丁建辉。”
彭谦莞尔,这坎看来是过不去了。
其实陈家志也只是在开玩笑,他和丁建辉还不至于是深仇大恨。
何况后续还要仰仗别人给订单。
发动车后,陈家志又想起刚才提到的生菜种子,“彭老,生菜是南京的大利生菜吧,在元谋的表现怎么样?”
彭谦:“很好,种出来外观漂亮,口感也很好,老李喜欢拿来烫火锅。”
陈家志:“我准备在广州也种种试试,看看它的表现如何。”
彭谦想了想说,“大利生菜的适应性还不错,应该能行。”
大利生菜是久经不衰的品种,当然能行,陈家志也只是想菜场多吃点红利期。
很快,到了靠谱鲜生办公室。
彭谦也没耽搁,陈家志烧水的功夫,他就先给纪松打了电话。
跟着就仿佛对面说一个数字,他就复述一个数字。
“纯度96.5%。”
“净度98.3%。”
“发芽率93%。”
“水分6.1%。”
每说一个数字,彭谦的声量都会有个小小的提升,等说到水分时,已经称得上是亢奋了。
办公室外走过一两个人时,也会探究的往里看。
等彭谦打完电话,陈家志也泡好了茶,问道:“彭老,试验验证结果很出色吗?”
彭谦笑了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