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水东芥基地 (第2/3页)
时候忙着挣钱,现在有钱了,反而更忙了!”陈家芳叹道:“搞不懂你们,李秀,你说是不是?”
易定干先一步打趣道:“嗨,你问李秀干啥,她肯定又说听家志的。”
陈家志拿着酒杯晕酒,眯眼偷看了眼李秀,后者也正好看着他。
李秀眉眼弯了弯,笑道:“听家志的哪点又不好了?”
“得,我就不该说话。”易定干自讨没趣,一边喝酒一边感叹,“儿子不听我的,老婆埋怨我太忙,兄弟又给我添担子,我老易也是苦命人呐!”
一夜过去。
安顿好了菜场的事,陈家志带上方学林和敖德良驱车前往茂名水东。
敖德良也拿了驾照,驾驶技术也练了出来,路上便和陈家志换着开。
只听水东芥的名字便知道,这是个地域性很强的品牌。
对区域位置有很强的要求。
依据陈家志上次的调查,再结合当地的地形和土壤等条件,不难推出彭村附近便是最合适的位置之一。
彭村是个自然村,树木葱茏,依山傍海,其东、南、西三个方向以C字形拥抱着水东湾。
湾内海水受月亮引力的作用,潮起潮落,源源不断地把水、气、雾、空气中的负氧离子,以及各种化学元素环绕、浸润到彭村和水东一带的自然环境和土壤中。
其土壤也多为红黄土壤,土质极为疏松。
而在和刘海涛的交谈中,陈家志也得知其灌溉用水主要来自村后一天然水库。
相传这个小水库的水质资源源于彭村地下泉水~
并且当地的芥菜种子也是代代自行繁衍流传下来,只是现在也有育种家在做这方面的研究。
由此,便不难猜测水东芥的优异品质由多种因素共同造就。
后天的种植技术改进、产业保护只是一种辅助手段。
所以,选址很重要。
经过几个小时的行车,在天黑之前三人抵达了电白一家宾馆。
陈正旭安排过来负责采购水东芥的张强已经订好了房间。
“陈总,先去吃饭,菜我已经让饭店在做了。”
“好,先填饱肚子。”
到了饭店,吃了点东西后,陈家志才问了问水东芥采购的事。
张强叹道:“彭村专门种芥菜的人还是太少了,因为我们给的价格不错,当地有些人把规格稍微偏小的芥菜都提前割了。”
情况和陈正旭说的一样,就是单纯的没菜。
陈家志又问道:“你感觉在彭村租地好不好租?”
张强:“应该可行吧,当地青壮外出打工的也比较多~”
陈家志:“也不能完全拿这个当为判断依据,出去打工的人有,愿意留在家乡种地的人也不少。”
然而,事实证明陈家志有点多虑了。
改革开放已经深入人心。
而彭村又比较靠近城区,放在二三十年后可能农田都被开发了,想吃上最正宗的水东芥菜都没了可能。
所以,当地的村民对把地租出去的接受程度还比较高。
在给出了足够高的地租,历经半个月协商后,他顺利的在彭村租下了300亩地。
甚至离春节都还有半个月时间。
不过对于租地专门种芥菜这一行为,当地呈现出了三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