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赚钱的事还是要靠我 (第3/3页)
要新建好几个基地,资金少不了。
而现在他还只有菜场一个赚钱渠道。
打发完了陈正旭,陈家志去找地吃了饭,又继续回办公室研究种植计划。
偶尔也会换换脑子,把记录的数据往电脑上填充,熟悉着电脑的操作。
晚上时还会去档口和丁宏、李才等人交流,又或者是和客户、其他商家聊天找灵感。
用了两天时间,陈家志才最终把所有数据消化完。
除了江心菜场主打的叶菜类,他还发现了些其它蔬菜的机会。
…
1月过了一半,距离春节也只有大半个多月了。
陈少昌和彭国真两老已经回老家搞卫生备年货,学生也放了寒假。
冷空气的抵达也让蔬菜减缓了生长速度,然而,菜价刚有所回暖,又很快便被压了下去。
陈家志在菜场的会议室组织了年度总结和新一年的规划会议。
除了管理层外,股东徐闻香、黄建远也一同前来参加。
这一年,江心菜场靠着上半年的几次大行情,下半年的稳定盈利,再创了新高,年利润突破了千万元大关。
同等规模的菜场中鲜有敌手,即使放在整个珠三角,也排名前列。
回顾了过去,又犒赏了管理层,陈家志又谈起了新一年的计划。
他先抛出了三个投资计划。
在连州建设至少1000亩的合作蔬菜基地;
在增城小楼镇建设至少300亩的迟菜心基地;
在水东建设300亩的芥菜基地,同时还会在粤西投资蔬菜苗圃,推广销售嫁接苗和优质苗。
并且规模比预期的大了不少,自然投资资金也多了许多。
随后徐、黄两人都提出了些问题,大多有关于投资前景,或者是资金。
陈家志先是抛出了水东芥菜近期的表现,不到半个月时间先后获得了数十家酒楼酒店的认可。
跟着他又看向徐闻香,“徐总,云杉也订了水东芥,你觉得如何?”
徐闻香点了点头,“在投资前景上,水东芥和增城迟菜心都值得一试。”
这两种菜陈家志都有给两人送过,也让两人试菜。
“只是连续投了几个基地,上海和元谋基地都还没盈利,资金会不会比较吃力?”
黄建远此时也说道:“陈总,或许等上海和元谋基地有效益了,再投资新项目会不会更稳妥些?”
“嗯,资金上确实会有些压力。”
他眼神扫过管理层,小组长们都跃跃欲试,有新项目就能有晋升机会。
只有易定干和李秀稍有些踌躇。
这两天在家里也没少讨论这事,都认为有些冒险。
先是元谋,跟着上海,现在又是连州、增城还有茂名,还有菜场转型科研的育苗场,都要靠江心菜场供养。
下半年的行情又比较平庸,压力不大可能不大。
徐闻香和黄建远也是同样的心思。
顿了下,陈家志拿出了近期的工作成果,一份种植计划。
“我认为今年菜场赚钱机会还是挺多的。”
易定干舔了舔嘴唇,终于来了,终究赚钱的事还是要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