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49章 贵叔家里的黄瓜不一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49章 贵叔家里的黄瓜不一般 (第2/3页)

可能都还没收回来。”

    “嘿,那你也挡不住别人当成宝!”

    “过几天再来看咯,看还能结几个瓜……”

    人越走越远,但交谈声不小,贵叔两口子都听到了,又埋头干了会活,才传出交谈声。

    “大贵,黄瓜真还能采摘半个月吗?”

    “我也不知道。”贵叔摸了摸黄瓜藤蔓,“但黄瓜还在长新叶,也在开花结果,半个月应该是能坚持的。”

    “如果真有半个月,你就走一趟,把鸡蛋给人送到屋里去。”

    “嗯,现在就可以准备鸡蛋了。”

    “好。”

    ……

    用了大半天功夫,陈家志才跑完了几个种了嫁接苗的农户家里。

    情况有好有坏,种了茄子的农户稍微倒霉些,茄子在夜间低温环境中根系受到了影响。

    但毕竟是嫁接苗,砧木用的也是云南的水茄,抗逆性强,只是抗寒不够突出。

    在应对夜间低温时,仍比普通农户用的实生苗要强许多。

    生育期自然也更长。

    对农户来说可能采收期不够长,产量和收益低,乃至亏本,但对云岭农场来说,它也能证明嫁接苗的优秀。

    其次是青椒,但对外提供的种苗少,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表现最好的是黄瓜和番茄,这两样嫁接苗都能暂时应对夜间12℃以下的气温。

    总体来说还不赖。

    陈家志能接受这样的成果,剩下的便是继续接受考验。

    时间慢慢走进12月,元谋的气温稳定在了10℃~27℃,昼夜温差长期保持在17℃。

    如此温差也让蔬菜的风味物质积累极为丰厚,像番茄的口感就越来越好。

    但夜间逼近10℃的低温也让露天蔬菜遭受了极大的考验。

    李明坤喜滋滋的摘了几个透红的番茄到了小白菜制种地里。

    “来来来,吃番茄,好吃得很。”

    “哎哟,老李,今天怎么这么大方。”彭谦笑眯了眼的接过,“番茄不也涨价了,亏你还舍得拿出来吃。”

    纪松打趣道:“八成是工人上次漏摘了,这次摘的时候就熟透了,不方便运输,这才拿来给我们吃,平时摘两个可都要被说几句了呢。”

    陈家志也同样起身走了几步,接过番茄擦了下,就咬了一口,汁水瞬间就在嘴里炸开,丰富的口感冲击着味蕾。

    像这种熟透了的番茄确实好吃。

    李明坤撇嘴道:“别说我,就说你们这青菜,想摘几把回去烫火锅,你们不也护犊子吗?”

    “这是用来制种的。”

    “制种的就不能吃吗?而且你们说隔离不够,拿来吃不正好的事~”

    陈家志几个就啃完了番茄,意犹未尽,也觉得李明坤的话有一定道理,“今天向斌在元谋,晚上可以掐几把青菜回去,叫他过来一起试试口感,看他愿不愿意买。”

    如此大的昼夜温差,青菜的口感自然不会差。

    只是整个云南受限于交通,还难以把这样的青菜卖出去。

    但通过这段时间的卖菜,陈家志感觉也并不是完全不能卖出去,走成昆线到成都大约需要20个小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