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29章聚焦军民融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29章聚焦军民融合 (第2/3页)

举个例子,部队需要大量易于储存、运输、营养相对均衡的军粮,比如北边昌平专区在生产的压缩饼干、罐头、蔬菜……

    这种需求,就会‘逼着’我们去研究更先进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建立更高效的粮食储备和调运系统,

    甚至推动适合军需的作物品种选育和标准化种植。

    这就是‘以军带民’——用军队的硬性需求,拉动农业技术和组织管理水平的进步。”

    这时,参与管理农业的省委委员、农工部部长赵启年听到这里,忍不住扶了扶眼镜,

    脸上露出深有感触的神情,他接过话头,语气带着农业干部特有的务实:

    “朝阳书记,您这个思路一下子把问题点透了!

    不瞒您说,我们农业工作现在面临的情况是,农民兄弟分到土地后,生产积极性是空前高涨,但各家各户单干,力量终究有限。

    好把式靠着老经验,收成还行,可大多数农户缺耕牛、少农具,想提高产量是心有余力不足啊!”

    他转向会场其他同志,试图引起更多共鸣:

    “现在好了,朝阳书记提出的这个‘以军带民’,给我们指了一条明路。

    军队要粮食,要得急,这就是最实在的牵引。”

    他具体阐述道,话语中带着可行性分析:

    “比如说,部队需要品质统一、便于储存运输的粮食。

    那我们就可以围绕这个需求,在条件较好的村屯,重点推广已经试验成功的玉米、稻谷这些优良品种,指导农民学习浸种、拌种,合理密植。

    这比我们空口白牙去推广,见效快得多。”

    他强调这并非否定传统经验,而是新旧结合:

    “这不是要丢掉老农们摸熟了的节气、土性这些宝贵经验,恰恰是要用部队的需求,把好经验和新法子结合起来。

    老把式懂得看天时、识地力,我们再教会大家选用良种、科学使用农家肥,有条件的地方试用一点肥田粉,这产量才能稳稳地上一个台阶。”

    他最后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