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平凡脊梁顶起天(求五星好评用爱发电,谢谢大家) (第3/3页)
一种更宏大、也更沉重的责任感。
他要成为一个“工程师”,要去审视、去设计、去改造汉东省工业乃至更广泛领域这架“大机器”,从根子上减少,甚至杜绝这类悲剧的发生。
带着这种更加深沉和系统的思考,
他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再次扎进了基层,这一次,他走访的目标更加明确,目光也更为锐利。
他来到了一家位于无锡城郊的五金制品厂。
这家工厂的成立,正是地方工业局“整合资源”思路下的一个产物,将原本散布在城区、沿河分布的七、八家个体铁匠铺、铜匠铺和白铁社,捏合在了一起,挂上了统一的牌子。
工厂的院子很大,但布局显得有些杂乱无章,依稀还能看出不同“原单位”划分地盘的痕迹。
东边一角,几个老师傅还在沿用着祖传的红炉锻打,叮叮当当的锤击声富有节奏;
西边棚下,是几台老旧不堪、型号各异的皮带车床和钻床,负责一些稍微“精密”的加工;
北面的一排平房,则是白铁工们敲打铁皮水壶、烟囱的场地,铆接和锤击薄铁皮的声音格外刺耳。
空气中混杂着煤烟、铁锈、淬火液的气味。
工厂的负责人姓李,是个四十多岁、看起来精明干练的干部,原是地委工业局的一个科长,被派来管理这个“联合体”。
他此刻正有些紧张地站在院子中央,不断搓着手,目光频频望向门口。
当陈朝阳在无锡地委工业局张局长以及几位地方干部的陪同下走进工厂大院时,李主任眼睛一亮,连忙小跑着迎上前,但他首先找準了自己的位置,恭敬地对着张局长微微躬身:“张局长,您来了!”
张局长点头,热情的向陈朝阳介绍道:“陈厅长,这位就是五金合作工厂的主任,李大有同志。”
随即又对李大有说:“大有同志,这位是省委的陈书记、陈厅长,今天特地来我们这里看看合作社的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