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寻才破局(求五星好评,用爱发电谢谢大家) (第2/3页)
作风问题。
第三……”
他顿了顿,“以我的名义,给昌平专区,张文杰同志发一封商调函,力邀郑春秋教授来汉东省工业厅担任总工程师,兼技术顾问。
告诉他,汉东工业百废待兴,正需要他这样的擎天之柱,这里有一片更广阔的天地,有最迫切的实践需求,等待他来施展才华!”
汉东工业的蜕变,不仅需要从上至下的政策推动,更需要自内而外的技术觉醒和人才引领。而他,将不遗余力地为之铺路。
“困难靠上级”靠不上,“对一线同志”又不信任、不依靠。
这个死结,恰恰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核心瓶颈之一。
他的工业蓝图里,必须包含打破这个僵局的钥匙,不仅要更新设备,更要革新这套僵化、脱离实际的管理思维和评价体系。
离开金陵郊县压抑的农机厂,陈朝阳一行人又来到了镇江一家名为“红星日用搪瓷制品厂”的地方。
与农机厂的不同,这里看起来要“红火”许多,车间里炉火正旺,工人同志们忙碌着,一只只白胚在流水线上传递。
然而,在这看似繁忙的表象下,问题同样不少。
在出窑的流水线尽头,一位老师傅正对着刚出炉的一批次品连连摇头,唉声叹气。
他拿起一个茶缸,釉面上布满了细密蛛网般的冰裂纹。
“又烧裂了这么多……唉!”老师傅痛心疾首,向一旁陈朝阳讲解道:“这窑温,差一星半点都不行,全靠我们几个老家伙凭感觉、看火色。
可这老窑炉,烧了十几年了,炉膛早就变了形,这边热那边凉,我们想精准控制也没办法啊!”
陈朝阳拿起那个次品,冰裂纹在光线下显得有些奇异,他问道:“不能改造窑炉吗?”
“改造?谈何容易!”闻讯赶来的车间主任一脸愁容,他显然已经从陪同的市工业局干部那里知道了陈朝阳的身份,语气更加恭敬也更加无奈,
“陈厅长,不瞒您说,我们连购买优质耐火砖的资金都申请不下来,报告打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