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87章二次分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87章二次分拣 (第2/3页)

,没有先质问马保华,而是蹲下身,用尽可能平和的语气问那位老妇人:

    “老人家,这么大年纪了,干这活很吃力吧?矿上……一天能给算多少工钱?”

    老妇人受宠若惊,她虽不认识陈朝阳,但也听说矿上来了个大领导,而平日里威风八面的矿长更是对此人毕恭毕敬。

    她慌忙停下手中的活计,双手下意识地在破旧的围裙上擦了擦,但那上面的煤灰又如何擦得干净。

    她怯生生地抬眼,先飞快地瞥了一下马保华的脸色,才含糊地、带着浓重口音小声回答:

    “领、领导……俺这论筐算嘞,拾满一筐合格嘞……能给、好几百块。

    手脚麻利,从早到晚,好的话……一天能、能挣个两三千……”

    话未说完,一阵压制不住的咳嗽再次涌上,让她佝偻的身躯颤抖几分,似要把五脏六腑都咳出来。

    一天两三千块,他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最近省里通报的物价情况:由于物资短缺和投机存在,城市里的自由市场粮价早已飞涨,稍好点的米面每斤都要一千多块,猪肉更是要七八千块一斤。

    这两三千块钱,听起来是个数目,实则也就刚够换一两斤米,或者区区几两肉。

    这对于一个需要支撑家庭的劳动力而言,是杯水车薪,仅仅是在饥饿线上挣扎的“活命钱”。

    而她们付出的,却是日复一日浸泡在这致命煤尘中,透支着本就不多的健康和寿命。

    他看着老妇人因咳嗽而涨红、布满深刻皱纹的脸,一股混合着悲悯的情绪涌上心头。

    这已经不是“自愿贡献”,这是在生存压力下,被迫进行的活命交换……

    他抓起一把箩筐里所谓的“合格”成果,那是灰黑色的煤粉和细碎的矸石,捏在手里,冰冷扎人。

    这就是用健康甚至寿命换来的微薄报酬。

    这与他在金陵厂看到的劣质煤特征完全吻合。

    “保华同志,”陈朝阳的语气听不出波澜,“我记得昨天跟你提过的‘蜂窝煤’的想法,或许真能解决这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