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何为大无畏(补前些天读者大大们的催更符加更) (第2/3页)
精神。
这和我们革命战争年代,乡亲们推着小车支援前线,战士们轻伤不下火线,是一脉相承的!
正是有了这种不计个人得失、为国奉献的精神,我们才能在这么困难的条件下,把生产搞上去,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所有人敬重和学习。”
他首先高度肯定了这种精神价值,语气充满了感染力,让马保华和孙福山不禁点头称是,脸上露出深有同感的表情。
“但是,”陈朝阳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为深沉,也充满了替工人和矿山长远着想的意味,
“现在毕竟不是战争年代了,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建设。
作为矿领导,我们在被这种精神感动之余,是不是更应该往前看一步,思考一下,
如何更好地爱护、引导和保护这种可贵的积极性,让它能够持续下去,而不是变成一次性的消耗品呢?”
他停顿了一下,给两人一点思考的时间,然后才具体分析:
“比如王队长高烧下井这件事,”陈朝阳的语气带着明显的担忧,
“马矿长,你我都下过基层,知道井下的环境。
高烧之下,人体力、反应能力都会下降,万一在巷道里头晕目眩,或者操作设备时判断失误,出了安全事故,
那不仅是他个人的不幸,更是家庭的悲剧,对我们矿山来说,损失一位经验丰富的队长,更是无法弥补的!
这岂不是因小失大?”
他看着马保华的眼睛,恳切地道:“所以我在想,我们是不是应该建立起更严格的岗前健康检查制度?
哪怕只是简单的体温测量和问询。
确保每一位下井的同志们,身体状况是允许的。
这看似多了道手续,有点‘麻烦’,但这是对工人同志们的生命负责,也是对咱们矿山持续、稳定生产的最基本保障啊。
我们不能总指望工人同志们靠拼命来完成任务,得靠科学的管理和可靠的保障。”
接着,他谈到薛模范劝人弃孝留岗的事:
“再说工人父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