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没了的15亿 (第2/3页)
带着抱怨:“是啊,厅长。
别说备件,就是每个月生产用的优质焦炭、特种钢材的配额,也经常被砍被拖。
我们也是巧匠难为无器之活!”
陈朝阳静静听着,没有打断。
直到两人说完,他才拿起那本原材料入库检验单,翻到最近几个月,指着上面的记录:
“二位说的困难,我理解,全国都困难。但是,”他加重了语气,
“为什么入库单上记录的苏北大兴煤矿发来的三批动力煤,发热量检测值波动如此之大?
最低的这一批,甚至远低于合同规定的最低标准,而且矸石含量明显超标。
这样的煤,怎么能让炉温达标?
又怎么会不浪费燃料、不影响钢铁质量?”
李卫国和赵德柱的脸色瞬间变得更加难看。
资金和备件问题可以推给上级,但这劣质煤入库,可是发生在他们眼皮子底下的。
赵德柱硬着头皮回答,语气里透着一丝心虚:“厅长,这个问题……我们也向矿务局反映过。
那边回复说,井下煤层条件变化,也是难免……而且,现在运输紧张,能按时运到就不错了,我们检验科也……
也不敢卡得太死,怕影响生产。”
“怕影响生产?”陈朝阳的目光锐利起来,“用劣质煤,导致炉温不稳,废品率升高,产量反而下降,这难道就不是影响生产?
因为煤质问题导致设备非正常损耗加剧,这难道不是更大的浪费?”
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不高,却有压迫感:“还是说,这批煤的采购价,本身就‘物有所值’?”
最后四个字,他咬得很轻,却像重锤一样敲在两人心上。
李卫国猛地抬头,脸色煞白:“陈厅长,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们可都是按规矩办事,采购流程都是走的厂务会决议,有记录的!”
“规矩?”陈朝阳拿起一份财务简报,“那我再问一个关于‘规矩’的问题。”
“根据省工业厅上月下发的文件,第二季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