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453章 我不同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 453章 我不同意 (第3/3页)

戴着眼镜、神情严肃的学员高建国推了推眼镜,站了起来。

    他的姿态一丝不苟,带着一种研究规章条令特有的严谨,甚至有些刻板。

    “报告教员!”高建国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质疑,“我不同意李云峰同志的观点。

    这完全违背了侦察兵的行动条令!”

    他声音清晰,试图引用权威来驳斥:“无论是苏军和我军现行的相关教范都明确规定,侦察分队的核心任务是‘获取并传递可靠情报’,

    基本原则是‘隐蔽接敌,果断脱离’,应极力避免与敌主力发生不必要的交火。

    因为侦察单元的价值在于其信息,而不在于其微弱的火力。”

    他看向李云峰,目光锐利:“李云峰同志的方案,是将宝贵的侦察力量当作廉价的突击队使用,这是极其冒险和不负责任的!

    即便因敌人措手不及而侥幸成功,这种案例也不具备普适性,更不应作为战术范例在课堂上推广。

    我们应该学习的是苏军‘大纵深作战理论’中,对侦察部队使用的规范案例——精确侦察,及时回传,为主力决策提供依据,而不是逞个人英雄主义!”

    高建国的发言引用了条令,显得有理有据,代表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教条主义”思维,立刻引起了部分同样信奉苏军体系或思想偏保守的学员的暗自点头。

    高建国刚坐下,另一位来自一线部队、脸上带着风霜之色的孙营长站了起来,他显然是想打个圆场,提出更折中的办法:

    “报告教员,高同志和李同志说的都有道理。

    硬冲确实太险,但直接掉头跑,也可能被敌人追着屁股打,损失更大。”

    他提出了一个更符合传统步兵智慧的方案:“我看,不如来个‘车轮战法’:

    三辆坦克,不要一起冲也不要一起退。

    一辆快速向左翼机动,进行骚扰射击,吸引敌人火力;

    另一辆向右翼伴动,进一步分散敌人注意力;

    指挥车则利用这个时机,迅速后撤到安全距离,同时呼叫主力和炮火。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