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47章 途中介绍(求五星好评,用爱发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447章 途中介绍(求五星好评,用爱发电) (第3/3页)

这是金陵机器局,老牌子了,前清洋务运动那会儿就有的。

    抗战时被破坏得厉害,咱们接收后费了老大劲才恢复部分生产,现在主要修理军械,也试着生产些简单的民用品,比如铁锅、农具。

    咱们汉东的工业底子,还得看这些老厂啊。”沈三生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也点明了家底的现实。

    接着,他指向远处一片轮廓宏大、中西合璧的建筑群:“那边,您能看到屋顶的那片,就是原蒋匪政府的考试院旧址。

    建筑是气派的,可惜没干正经事。

    现在一部分划给了新成立的华东革命大学分校,培养咱们自己的干部;

    另一部分好像是哪个文化单位在用。物尽其用嘛,哈哈。”

    他的介绍总是带着鲜明的色彩:旧的、腐朽的过去与新的、蓬勃的现在对比,并时刻指向建设与改造的成就。

    这既是对省情的介绍,也未尝不是一种无形的汇报和姿态展示。

    陈朝阳安静地听着,目光掠过沈三生描述的每一处景观。

    他看到的是更复杂的层面:秦淮河畔或许不再有歌声,但河水是否真的清澈?

    机器局的老厂恢复了生产,但技术设备是否跟得上时代?

    宏大的建筑换了主人,但其内部运行的效率如何?

    沈三生的话语像精心修剪过的盆景,展现的是希望和成绩,而陈朝阳职业习惯却让他下意识地去寻找盆景之下那些未被言说的土壤和根须,那些真正的困难、瓶颈和尚未解决的问题。

    他只是偶尔点头,简短回应:“嗯,改造力度很大。”“老厂子是根基,不容易。”“物尽其用,很好。”

    这些回应礼貌而克制,让人摸不清他内心的真实评价。

    沈三生看似谈兴甚浓,实则也在小心翼翼地从这些有限的回应中揣摩着这位新厅长的关注点和性格。

    他发现,这位战场上来的领导,似乎对表面的繁华并不热衷,眼神更多停留在那些工厂、基础设施和有实际功能的建筑上。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