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6章 打小报告 (第3/3页)
步铿锵地愤然离去,将一室的凝重和无声的对抗彻底隔绝在门外。
指挥部内陷入了短暂的沉寂,只剩下地图纸张被风吹动的细微声响,以及那因权力与战略冲撞而产生、令人窒息的压抑感。
……
很快一封发往北平,军委绝密的文件送至总参、及军委案头。
收报人十分明确无需多言。
发报人自是,朝鲜劳动党委员会委员长 金成柱
日期: 12月24日
优先级: 最急
尊敬的北平委员会同志们:
我怀着对国际主义事业的高度责任感,以及对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的无比珍视,
不得不以最沉痛和焦虑的心情,就目前朝鲜战场出现的重大战略分歧,向您们提出我最诚挚且紧急的看法。
当前,我军在志愿军的英勇协助下,已取得第二次战役的伟大胜利,将帝国主义侵略者驱赶至三八线以南,
光复了我国大部领土,士气空前高涨,解放全国、实现统一的空前历史机遇已摆在眼前。
敌人狼狈南窜,士气崩溃,汉城指日可下。
然而,在此决定战争最终命运的关键时刻,志愿军司令部主要负责同志却表现出令人极度担忧的右倾保守思想和军事上的短视。
其不顾当前极为有利的战略态势,片面强调后勤困难和非战斗减员,强行下令全军停止于三八线转入防御休整。
此决定,无异于在敌人背后最脆弱的时刻收回了我们的拳头,给予了敌人喘息之机,使其能重整旗鼓,加固防线。
这必将导致战争长期化、复杂化,未来我们需要付出十倍、百倍的鲜血代价才能挽回今日之迟疑。
我认为,任何军事行动都必然伴随困难与牺牲,但关键在于能否以坚定的革命意志去克服它,能否以长远的战略眼光去审视它。
仁川的教训在于我们当时的疏忽,而非进攻本身。
如今敌我力量对比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岂可因噎废食?